龙永图:改革红利是中国经济的驱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 前秘书长 龙永图
【龙永图】: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盛会,应该说,过去十年见证了我们这个行业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走过的辉煌历程。大家在这里关心中国的房地产,特别是商业房地产发展的前提,我认为这个前提,当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同命运的。实际上十八大前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走向,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焦点就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够像过去30多年一样,继续他一个比较高速度的强劲的发展。我想十八大以后的几个月,中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就是中国将继续保持一个强劲的增长。中国在今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中,依然会保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可能,同时也因为我们中国需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八大对中国基本国情做出了三个基本的判断,也就是三个没有变。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小平同志讲过,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几代人,而是几十代人,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还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第三,在世界上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地位没有变。所以我认为,既然这三个东西都没有变,那就意味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依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必须保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这是第一条,基于中国的国情。
第二条,是机遇中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应该说从整体上讲,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我们很多企业大而不强。我们有更多中小企业更是竞争力缺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了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有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就像当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我们的经济就要像台风一样刮起来,我们所有的猪都能够随着台风飞起来。所以在中国竞争水平还比较弱的情况下,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快的环境。
第三,是为了应对中国面临的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由于中国的崛起,深刻的改变了全球经济政治的格局。中国确实面临着许多对内,特别是对外的挑战,比如说关于钓鱼岛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中日关系非常的纠结,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去过很多次日本,日本是个岛国,他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他唯一的战略,就是谁强大跟着谁走,谁是老大跟着老大走。所以中国在非常强势的时候,日本长期跟着中国走。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日本是中国最好的学生。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全球老大,所以日本的整个的外交和政治战略,就是一条,跟着美国走。所以为了解决中日关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就是一条,我们继续发展,当中国成为老大的时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钓鱼岛也不过是个小小的问题。所以,从刚才我讲的三条来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企业发展的现状,还有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都需要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发展,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就是要继续推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过去的30多年的发展当中,确实有很多的力量在推动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市场的力量,全球化的力量,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改革的力量。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执行了一个改革开放的路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中国的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人民还是那些人民,但是中国由于改革开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所激发的改革红利大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在过去30年当中,大家最熟悉的改革就是年产承包责任制,一下解放了几亿的农民。比如,让我们的农民自由进城打工,形成了2、3亿农民工的队伍,整个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版图。又比如,允许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职工下海经商,使得我们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包括在座的许多优秀的企业家。所以这些改革对中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享受中国改革的红利。今后中国20、30年的改革,也需要推动。我希望大家关注在城镇化领域进行的改革。因为城镇化是今后推动中国发展30年最重要的动力,而这些动力必须由一些重大的改革来际发。我认为这些改革当中有两个改革值得关注。
一个是城市的户籍改革,因为涉及到养老,教育,卫生,一系列重大改革。另外一个改革就是农村土地改革,涉及到林基地,林场用地等一系列的改革。所以土地改革,户籍改革,他们的意义就会像当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工进城,和公务员,国企职工下海一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红利。当然,我们的改革还会激发其他新的现有的红利。比如说,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但是我们进行重要的改革,我们的人口红利还可以延续很多年,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农民工在城里的平均时间只有7年,但是如果我们成功的进行户籍改革,使农民工在城市停留的平均时间达到比如说14年,增加一倍,那就说明,我们的劳动力的供给又可以提高一倍。比如说,现在75%以上的农民工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如果我们能在教育上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能够动员社会所有的力量加强农民工的培养,那么我们的劳动力的供应,又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因为质量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比数量的扩张更加的重要。所以我们现在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在这些方面我们要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我们的人口红利还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20年,30年。
还有资源红利,只要对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资源垄断的一些企业,甚至政府进行改革,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就会成倍的增长。所以我们讲,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我们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驱动力量。我也代表,过去30年,如果说我们的改革主要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摘掉贫穷的帽子。小平同志在发动这场改革运动的时候,曾经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他的国内外政策,都是服从解决贫穷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都是解决让中国人富起来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我最近看了一篇回忆录很有感触,那是79年小平同志访问美国的时候,在去美国的飞机上,中国有资深的美国问题专家问小平同志,为什么我们刚刚提出改革开放,你就要访问美国呢?小平同志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我观察了很多年,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凡是和美国关系好的国家,都富起来了。小平同志的外交战略也是为中国人富起来服务的。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改革的措施都围绕这一项。那么,在今后20年,30年,我们就是要实现一个小康的社会,让老百姓富起来,让老百姓能够实现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这样也需要我们继续改革。在这样一个改革进城当中,我们各行各业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商业地产在推动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进城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城镇化,城市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在聚集人气,创造就业方面,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希望这次会议希望围绕这个主题,围绕让中国人富起来的话题来讨论,让商业地产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生力军。谢谢大家。
上一篇:胡平:商业地产圆“中国梦” 下一篇:陈淮:需求将给中国带来新一轮深化改革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