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居 > 正文

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将启 京津冀重塑区域格局

  一向被视为中国区域合作失败样本的京津冀地区,今年以来,区域合作局面正峰回路转。

  最近,拖延10余年、被称为“最难编制的区域规划”——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显露新的迹象:京津冀三省市已经分别完成首都经济圈的本地规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层面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已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今年3月和5月,京津冀相互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无论是签署协议时各自地区党政一把手领衔的高姿态,还是协议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的详实,都使这一次的京津冀区域合作看起来像是要动真格的了。

   高姿态合作

  高规格、合作姿态鲜明,是今年以来京津冀合作最显著的特点。

  3月24日签署的京津合作协议,是京津之间“破天荒”的首个综合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出席人员规格之高堪称无以复加:北京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率领几乎所有的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出席;天津方面,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孙春兰领衔天津四大班子和几乎所有在任市领导参加。

  耐人寻味的是,这次签署协议,不是天津率团到北京,而是被视为政治地位更高、在京津冀中最有话语权的北京党政代表团,“屈尊”到天津。

  萧规曹随。之后的津冀合作协议、京冀合作协议,也都是地位更高的天津、北京党政代表团到河北签署、各地党政高层悉数参加。

  高规格和“屈尊”,展现的是合作的诚意,而这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为争夺“北方经济中心”,京津之间过去长期处于“暗战”状态,这使任何一方都对合作提不起兴趣。

  天津与河北由于发展阶段相近,合作也无从谈起——河北有的,天津都有,天津对河北,除了水,没有需要。天津人甚至一直将五六十年代天津被划为河北省会视为“失去的年代”。

  这种局面之下,京津冀合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局限于学术讨论。而此番在高调展现合作姿态的同时,京津冀三地合作协议也都包含了大量详实、具体的内容。

  宏观上,三方支持共同做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微观上,则包含了交通、物流、金融、旅游、环保、科教、人才、产业等细化至项目的合作内容。其中,交通物流和环保是重中之重。

  交通物流方面,北京将推动京港高速、京津高速和北京直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快速通道建设,天津则围绕将天津港打造成为北京的便捷出海通道,而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津冀之间,将共同推进唐廊高速、京秦高速、滨(津)石高速和国道205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对接路段,以及环渤海城际铁路、天津至承德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工作

  京冀之间,河北被历史性地纳入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并提出将尽快完成京张铁路、京沈客运专线可研批复等相关工作,就涿州-北京新机场-廊坊城际铁路、京九客专开展前期工作

  空气治理是环保合作的重中之重。京津冀三方将加强PM2.5污染治理等合作,促进该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而一向最难突破的产业合作,也取得明显突破。京冀之间将探索两地飞地经济合作;津冀双方加强产业规划衔接,支持天津企业在河北环津地区建立天津产业转移园区。北京将支持天津武清区打造京津产业新城。

   新一轮合作开启

  多年久拖不决的京津冀合作,何以会在201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央力推新型城镇化,可能是大背景之一。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将新型城镇化列为重要工作内容,而城市群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试图破解的核心命题之一。

  中央高层的明确指示,是另一推动力量。孙春兰在与河北方面签署协议时透露,习近平总书记5月14日至15日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要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这个讲话后一周内,天津、北京纷纷前往河北签署协议。

  推动京津冀合作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时移世易。

  

  在京津冀合作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北京,其次是天津,河北一向是最积极推动但弱势的一方。随着近年来北京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饱和、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渐严重,北京市内部此前曾就是否跨出北京向外扩散资源、疏解城市压力有分歧。从201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来看,跨出北京扩散资源、疏解城市压力已达成了共识。北京市的这一主动转变,使京津合作、京冀合作的关键链条打开。

  就天津方面而言,近年来,随着中央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张高丽、孙春兰、戴相龙、黄兴国等外地官员主政天津,天津开放态势明显增强。加之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自信心增加,其对区域合作也日益开放、自信。

  新一轮京津冀区域格局重塑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