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汽车 > 正文

加速袭来 合资自主品牌2013年“大跃进”

  一直备受争议发展偏缓的合资自主品牌今年突然热了起来。从3月中旬到4月,已有多家计划或已经发布了其合资自主品牌。接踵而至的合资自主品牌让人一时应接不暇。

  从的“朗世”,到的“之诺”,及至尚不知道品牌名的合资自主品牌;从首款产品,到S 1即将全新改款,一系列品牌名的发布和的推出,都预示着合资自主产品的加速袭来。

  事实上,自年推出首个合资自主品牌以来,业界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议持续不断。“伪自主”,“淘汰落后技术”,甚至只是为“狙杀自主品牌”的“阴谋论”,种种观点一度让合资自主品牌发展阻力重重。

  不过,在国家主管部门支持下,合资自主品牌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2013年前夕,合资自主热潮来袭,在多个合资自主品牌集中加速上马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

  新品牌与新产品集中亮相

  本月

  “跃进”分布图:

  加速推新主导

  不谈销量、市场,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写到2013年时,4月迎来的这一拨“合资自主”热必不可少。除了、、的产品更新,还包括了、、新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典悦、之诺等。2 0 13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列车正以空前的马力驶向“自主”(包括自主品牌及合资自主品牌),已是个不争事实。

  现有合资自主品牌推新

  :首推“”争议不断

  提到合资自主,不得不提。这个数次引领行业新风的车企,早在2007年即提出了合资自主发展战略。

  新品牌到底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汽车合资企业真有必要发展合资自主吗?合资自主品牌推出后如何与外资品牌区隔?……

  所有的疑问毫无例外都是冲着。不过广本并没有陷入口水拉锯战中,而是埋头去做。从2007年宣布发展合资自主,到年推出首款概念车,到2011年首款产品上市,争议一直伴随。尽管如此,并没放弃。

  2011年4月的上市一度让争议达到了顶峰,因为首款合资自主产品几乎是已停产的的翻版。很多人不能理解,先后准备4年的合资自主,竟然以如此面貌出现。

  各种争议让备受委屈。人们并不知道,国内的合资企业过去只是一间制造工厂,没有任何研发能力;从零开始组建研发团队,到学习研发流程,一直到做出产品,几乎是日方专家手把手教出来的。实际上,广本更加看重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研发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立”。

  直至现在,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议仍然存在,不过仍低调行动,并将在今年4月18日推出新款。此次变化不啻于一次全新换代,因为无论造型还是整体风格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是合资自主不断发展的重要记录。

  :“”与双品牌运作

  虽然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议从未停止,但合资自主品牌“”从诞生那天起就姿态高调,并被带上了的理想主义情结。

  时值国内汽车产业已登上千万辆高峰,在短短几年间已稳居行业前十地位。但是如何进入车企第一集团阵营?认识到,横亘在自己面前的无论是上海通用,还是南北,均是以双品牌甚至多品牌运营。在“要冲击第一集团单靠一个品牌肯定不行”的认识下,最终,也有了的诞生。

  不仅如此,在的战略规划中,品牌被提升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将在未来与和品牌一道,承载冲击国内乘用车企业头把交椅的理想。

  基于现有车型平台以及技术,很快就有了实质突破。2012年,接连向市场推出D 50和R 50,至今累计销量已破6万台,初步奠定了品牌基础。

  在定位上,选用了“”与“”双品牌的定位。而在经历了去年中日钓鱼岛事件风波后,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品牌的战略高度,的定位更进一步去“化”而趋于“自主品牌”。在品牌定位和价格定位上,将与形成有效补充。品牌打的是技术牌,侧重于追求品牌消费的消费者,而品牌,侧重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塑造一种亲近感。而在本月举行的上,全型R60有望亮相,进一步完善产品谱系。

  在渠道布局上,“”品牌将采用与同样的“百城千县”计划进行布局。到2013年年底,将从现家增至150家左右,并将实现千家网点的构建。

  到2015年,总共将推出5款车型,其中包括一款,以此冲击年销售30万辆的目标。

  :耐心养“”初见成效

  虽然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虽然多年前便开始生产销售品牌微轿“”,但是一直有一个运营由自己主导的乘用车的想法。在2009年决定启动自主乘用车业务。

  在借鉴参照路线的基础上,过学习集成各方资源联合开发,最终于2010年11月推出了首款轿车。

  事实上,一度是合资自主发展模式的代表。2012年1月,创下了9006辆的销量高峰。不过由于新老生产基地转产带来的问题,至2013年1月份,销量仅有3435辆。

  对于上市以来出现的起伏,认为路线依然正确,目前需要的是耐心。负责项目乘用车平台高级总监钱宁告诉南都记者,虽然背后有通用如此强大的资源支持,但是想要在中国树立品牌,一定不能走抄袭的老路,更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耐心更多是在心态上,面临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价格下探以及自主品牌的冲击,已经加快了自己的步伐,不但推出改进升级的20 13款,还从2013年起计划陆续推出5款型,其中涉及SU V、M PV等细分市场。而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更是表示,此前的品牌知名度的确不够,今年将加大品牌渠道下沉的力度,进一步深入三四线城市

  政府积极鼓励,合资车企扩产推进

  “跃进”进程图:水到 渠成的拓展路

  车企集中发布合资自主品牌或推出相应产品,形成了这股合资自主“大跃进”热潮,这也让备受争议的合资自主再度成为关注热点。

  契机:政策鼓励成“催化剂”

  自诞生以来,国内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议一直存在。毕竟,合资企业都是以对等股比成立,合资企业开发新品牌,非中非外,其身份如何认定确实是个难题。不过“存在即合理”,合资自主的诞生和兴起,有其内在规律。

  起初,合资自主的诞生完全是自发的。早在2007年首提合资自主发展战略,完全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自1997年成立,但10年间一直只有4款产品可以生产,这显然难以适应国内车市竞争。

  而产品线又很短的汽车亦没有太多产品可以提供给。毕竟,在华还有一个。在此背景下,为了能推出更多,选择了通过合资企业自身开发。为了将这些产品与品牌的区分,就选择了以一个新品牌面貌推出。

  通过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中方可在研发过程中学到真正的技术,这一路线一经推出即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认可。我国汽车业对外开放30年的目标就是“市场换技术”,不过一直成效不佳;通过合资自主则是改变被动局面的最好机会。

  此后,主管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也将合资自主纳入其中,这也成为合资自主扩散的“催化剂”。2009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2009年底,工信部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为实现“2015年自主乘用车占50%份额”的目标,明确要求合资企业扩建工厂时,将发展合资自主品牌作为前提条件。

  提速:扶持自主新风加速进程

  与诞生之初一样,今年合资自主再度升温,背后同样有政策和主管部门的影子。具体来说,今年两会政府完成换届之后,不少人敏锐嗅到了新政府力挺民族工业和自主品牌的倾向。

  去年12月,习近平在《关于领导干部“配车问题”发表的内部讲话》时就公开表示:“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现在也有了这个设计和生产,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生产的车,除非没有生产。”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出访,穿着服饰均由国内企业定制。这同样被视作国家领导人有意力挺自主的信号。同样是在3月,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全程陪同习近平出访金砖四国,这背后的倾向同样不言而喻。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早早便将“合资自主”车型上报工信部目录,却迟迟没有推出市场计划的南、北被央视“3·15晚会”曝光D SG事件,亦被全国40多家乘用车商看在眼里。

  “新一届政府对于自主工业力挺之势已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虽然目前并没有任何倾向性政策发布,然而从中央主管部门领导到各省级领导对此倾向性都早有明确的认知,”一家日系企业内部人士分析,此时加速推进合资自主发展顺理成章。

  助推:企业推进“水到渠成”

  尽管政府一直鼓励,不过近年来国内合资企业推进自主品牌步调并不一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2009年到2011年间的一波扩产高潮,也是造成今年合资自主集中推出的重要原因。

  2009年我国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减免税费的形式鼓励汽车消费,推动车市向前。面对狂飙的增速,车企开始不断扩产。不过按政策规定,乘用家新建工厂须满足包括发展合资自主在内的三个要求,为了更多市场份额,几乎所有合资车企都提交了相应规划。

  2012年后,国内车市步入“微增长”,车企不再需要忙于扩产。于是,按此前承诺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成为趋势。

  另一方面,近年来车企普遍认识到了国内车市消费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一二线城市消费特点与三四线城市完全不同,这也为合资自主提供了发展土壤。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注重时尚性和科技,但三四线市场消费者更关注价格;对于车企来说,依靠单个品牌发展不同市场产品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内反日情绪影响,日系合资车企成为了合资自主热潮中最坚定的实践者。今年一季度在国内车市整体销量上升的情况下,日系合资车企销量普遍下滑。一些人担忧,日系车销量下跌可能成为惯性。对于日系车企来说,为避免公司整体业务下滑,大力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靠自身研发,或靠外力曲线发展

  “跃进”行军路:靠自 己也借外力

  自年发布合资品牌以来,5年间,合资自主话题争议不断;5年间,合资自主也从开始不被接受,到成为一股风潮,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车企都参与其中。总结来看,国内合资自主有三种发展路径:

  路径1:依靠企业自我发展代表企业:、等

  合资自主品牌诞生于,这是国内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是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自然演进,可以说,在这一类成熟合资企业中,合资自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类似这样的企业成立16年一直只有四五款产品销售,而且因为汽车产品线太短,未来也不可能按照市场规律不断推陈出新。为了能覆盖更多细分市场,推动企业自身发展,不得不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并将成果以一个新品牌的形式来推进。

  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虽然产品够多,但仍不足以满足国内车市多样化需求。推出不同市场的产品,最好的选择是分成不同品牌,由合资企业发展出自主品牌就顺理成章了。

  路径2:嫁接到集团大自主品牌中代表企业:

  对于这样的国有大型集团来说,发展自主是一种政治任务。针对旗下合资车企有发展合资自主的需求,独辟蹊径,将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嫁接到集团自主品牌来开发。目前神龙汽车正在规划以这一模式开发。

  汽车方面称,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最大程度利用的现有资源,实现平台、零部件以及渠道上的资源共享,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地降低成本。

  路径3:借助中方研发能力代表企业:汽车

  同为“国字号”汽车集团的汽车,则依仗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选择了向旗下合资企业输出自主品牌产品、并以此发展合资自主的路径。在合作中,汽车将提供车型及相关技术,纳入、两家合资企业中生产,车型将挂自主标识。

  与汽车类似,合资公司也将选择同样路径。在合资公司报批时,其产品不仅涵盖外方产品,也包括自主开发的产品,还将搭载研发的。

  很多人称这是“中国合资自主的创新模式”。不过,此种路线也有风险。对于自主企业来说,挑战在于好产品是自己开发,还是交给合资企业?

  新合资自主品牌诞生

  :品牌“之诺”本周发布

  作为的第四品牌,合资自主品牌“之诺”目前确定将在4月12日发布。此前,已完成了“之诺”品牌的命名、注册工作,新品牌首款也在顺利研发之中。

  最早在2011年9月首度透露有意发展合资自主,并为此专门组建团队。此后将发布时间一再推迟。至于具体路线选择,起初有意将其规划成专注汽车领域的品牌,不过后来又称也会发展传统燃油车。目前来看,“之诺”品牌初期将以车为主。据最新消息称“之诺”首款车型将是基于平台打造的一款车。

  :自主品牌战略首曝光

  今年3月,总经理苏南永突然公开透露,目前其合资自主首款产品已基本研发完成,概念车将在4月的上首发亮相。他强调,合资自主战略对于来说不是简单的一两款车型,而是一个涵盖轿车、SU V等多款车型的整体战略。

  据悉,首款概念车是一款基于平台打造的三厢车。不过,苏南永强调,其合资自主产品必须造全新的汽车。即未来推出的自主品牌,除了平台一致,其它全部都会创新。外界传闻称,首款合资自主车型将命名为“典悦”。

  事实上,早已在方面提前筹谋,其第三工厂在去年6月奠基,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20万辆年,届时合资自主品牌有望在此投产。

  :“朗世”首款概念车即将亮相

  今年3月12日,在上海发布了合资自主品牌“朗世”,英文“R A N Z”,寓意为“开启明朗乐观的人生旅程及创造人性化的汽车世界”。其首款纯电动概念车型将于4月上首次亮相。

  将诸多期望体现在了朗世的logo设计中,品牌LO G O为横置菱形,内为镂空N字形。“N代表了N ew和N atural,预示着与全新的合作领域、满载希望的未来,以及绿色、的研发方向。”按照常务副总田聪明的说法,今后,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将研讨用商标N字镂空部分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车型属性。作为合资自主品牌的技术支持,2012年11月与还合资成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旨在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自主品牌车研发水平的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整车开发力。

  :合资自主不做换标车

  继2011年启动合资自主品牌规划后,计划在4月上正式发布合资自主品牌

  目前,合资自主品牌名基本确定,销售渠道建设也在计划中。很早就明确不会以老款合资车型换标作为合资自主产品,而是坚持“高技术、高品质和低价”的原则。

  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合资自主具体方向可能有很多选择,如可能同样的车是不同的LO G O,或把同样品质的产品瞄准入门级市场;也可以是品牌风格的区隔,如主打运动或主打商务。此外,一直倾向于为合资自主品牌建立一套单独的销售渠道。

  采写:

  南都记者 黄习伟 张笑 雷敏 林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