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楼市调控频升级 沪部分开发商加速推盘
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但沪上某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仍认为,目前上海的房价还在可控范围内。
北京10月23日发布升级版调控措施“京七条”后,上海楼市走向备受关注。
10月24日,沪上某开发商称,他还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消息,“即便只是重申和强调既有政策,对市场预期也会产生影响。一些购房者会开始观望,成交量就会下来,成交量下来了,价格也许就不会再往上涨了。”
为规避政策波动预期的冲击,该开发商正加紧推盘准备。即便如此,该公司旗下的一个刚需楼盘“最快也要等到下周末才能入市”。
针对上海楼市调控政策可能出现哪些变化,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昨日未予回应。
“上海房价还在可控范围”
据上海市某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如果市里要出台什么政策,一定会找各区房管局相关科室人员开会讨论,征求一下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这样的通知,还没有得到需要具体研究的消息。”
该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上海一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比较平稳,尽管价格也在涨,但“也要看它有没有市场”。该负责人认为,目前上海的房价还在可控范围内。
不过,上海某开发商称,几个月前,他曾参加过上海市房管局的一个会议,“当时在座的开发商都比较忐忑,担心下半年会有新的政策出来,当时上海市房管局一名负责人曾经讲过,‘北京不出(调控加码政策)上海也不会出,一切要看北京’。”
该开发商据此判断,现在北京有新的政策出来了,“上海这边跟进的概率颇大。”
虽然官方至今仍未正面表态,但该开发商已开始未雨绸缪,抓紧推出旗下的一个刚需楼盘。该开发商直言,由于近期出现的政策预期,他们担心会影响到楼盘销售,“即便没什么新的实质性政策,但政府的喊话也会打击市场心理,改变市场预期。”
在“京七条”发布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月房价数据显示,京沪穗深9月房价同比涨幅均超过20%。其中,北京以20.6%的涨幅,领跑70个大中城市。
外界普遍认为,“京七条”此时发布,最直接的一个考量便是“稳房价”。而在北京先动之后,上海、广州、深圳跟进的可能也较大。事实上,深圳在此前的10月11日,已经发布了升级版调控政策“深八条”。广东省国土厅则在10月22日提出要求:确保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不再出现“地王”。
“政策选项不多”
虽然一线城市跟进加码调控的预期升温,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可采取的政策选项并不多。
前述沪上开发商分析,“京七条”关注度最高的是限价房,其他内容都是宏观上的原则性要求,预计上海这边要出加码政策的话,也会是偏宏观性的内容,可能不会有新的政策措施。
上海某中高端楼盘开发商进一步说,“具体会出什么样的政策,我们无法猜测,但大的方向上,比如房产税的进一步提法,鼓励保障刚需,高端由市场来控制等。上海如果出新政策,方向上应该是和北京一致的。常常提到的长效机制,也是要用市场化手段取代行政手段。”
该中高端楼盘开发商强调,他本人并不清楚上海会否在近期推出加码政策,但他个人认为,目前确实存在出台政策的窗口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海9月房价同比涨幅为20.4%。来自机构的统计也显示,9月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创下近3年同期新高。
沪上某开发商感慨,现在上海很多楼盘的价格放在去年,那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则变成市场价了。
不过,上海某外资房企负责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上海的楼市没有北京那么疯狂,房价也没有北京涨得那么厉害。
他判断,“如果要出,可能也是复制北京的一些提法,因为现有的限购政策也没办法再紧了。”该外资房企负责人说,北京这次提出的自住型商品房,其实就是保障房,只是以前保障房的价格一般不列入房价统计,现在变成了自住型商品房,就是商品房的范畴,“政府部门可能也是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拉低北京房价。”
加码调控效果之争
而针对北京市23日祭出的“京七条”,各方看法不一。
海通证券(行情,问诊)发表研究报告称,立足供应而非限制需求,是这次“京七条”的最大亮点。报告预计,如果能落实,将对北京住房供应结构发生根本影响。目前北京市年均商品期房成交量9万套上下,现房和期房年均成交量10万套上下。2013年不低于2万套自住型商品房的土地供应,意味着将占到北京市年均商品住宅期房成交量的22%,占现房和期房年均成交量的20%。
高盛证券则认为,“京七条”政策的力度低于市场预期,该机构称,市场原本预期北京会收紧二手房按揭政策。高盛估计,未来或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以防止楼价大幅攀升。
某央企开发商投资部负责人对于现有政策的调控效果表示怀疑,“目前出台的调控政策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粗暴单一,也造成了房价越调越高。”
可见的是,眼下房价暴涨的一线城市,住房库存在降至低位。
研究中心指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已经逼近半年红线,普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则有所分化,厦门、南京等城市的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均已低于6个月,其房价走势也是一路向上,而天津的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则超过18个月,其新建住宅价格涨势相对平稳。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的大背景下,新华社援引专家的观点认为,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方式应因地制宜,不断增加协调性与针对性,并充分利用市场化的调控机制,综合运用信贷及税收等工具对楼市进行有效调控。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对新华社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不断增加协调性与针对性。
她认为,信贷手段灵活性强,应坚持体现差别化,支持刚需,限制投机;土地调控最为直接,在房价上涨明显的城市,应加快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供求矛盾;同时政府应尽快完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制度。
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但沪上某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仍认为,目前上海的房价还在可控范围内。
(来源:东方早报)
上一篇:吴国平评“京七条”:过度狂热就是一种危险信 下一篇:楼市需要“矿井中的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