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也曾有一座西湖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闻名遐迩,然而,老北京也有一座西湖,只是今天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
老北京的西湖即今颐和园的昆明湖,它一半出自天然,一半则出自人工。昆明湖原名翁山泊,因万寿山原名翁山而得名,此外又称七里泊或大泊湖,商周期间湖区已稳定成型,距今2300多年,后来一度干涸,元明时湖水增加。
金代开始开发昆明湖,据当时的碑文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倾。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金人称赞它“泓澄百顷,鉴形万象”,金朝皇帝常至此游幸。
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沿途流水和西山一带泉水注入湖中,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翁山泊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之所以称它为西湖,一是它位于北京西部,二是景色堪比江南。
元代末期,此湖泊水面一度缩小,特别是明朝建都南京,大运河已无漕运,30多年无人管理,逐渐荒废。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翁山泊得到重新修整。由于湖中多植荷花,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时人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的美誉。明武宗、神宗都曾在此泛舟,这里被称为“环湖十里,一郡之盛观”。每到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来此踏青赏春,名之“耍西湖景”。
乾隆时期,由于政府收入不断增长,经济上出现滞涨局面,为了刺激消费,乾隆大兴土木,西湖也被纳入清漪园中。为掩人耳目,乾隆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这是引用昆明池的典故。昆明池是汉武帝命人在长安开凿的巨型人工湖,为讨伐云南滇国,建此湖以操练水军。康熙不想让天下人觉得他是一个耽于玩乐的皇帝,所以也打着操练水师、兴修水利的名义,将昆明湖扩充了一倍,但实际上,扩充后的昆明湖处处模仿西湖,虽然1754年,乾隆曾在此观看水军操练,但更多时候,它只是皇帝的私人园林。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漪园被焚毁,昆明湖被荒废,1886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面积虽比清漪园小,但昆明湖得到了较好维护。
历史上颐和园附近多稻田,自明代起便有农人来此开垦,使用的就是昆明湖的水,由于水质清洁,稻米质量上乘,名闻遐迩,清代稻田归清宫稻田厂管理,是内务府的一项收入。
然而,1928年,中南海水涸,不得不减少对颐和园周边水田的供水。1946年,因为“三海名胜日渐干涸,而玉泉山水出量甚微,最大消耗为西郊水田”,政府开始削减周边水田数量,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加大了管控力度,昆明湖景区因此得到保护,但周边基本已不再生产水稻了。
上一篇:十房企斥资190亿拿地 二季度城市地价料再涨 下一篇:SOHO中国转战上海 北京市场已进入发展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