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的分享者第71回|自如产品中心总监杨明的Z-SPACE设计心路
空间,是城市生活的实体标志。人类大部分的活动都在空间中进行、生活方式也随着空间变迁而不断变化。随着年轻人不断向一二线城市聚拢,城市青年对于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生存空间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在崇尚个性与创意的当下,将现有空间进行改造,让有限空间留存回忆的同时,不断容纳新的功能,成为品质生活升级中的关键一环。
专注于提升城市青年生活品质,长租公寓代表企业自如始终在努力。前不久,自如在Z-SPACE召开以“向上生活”为主题的发布会,倡导年轻人追寻“更美、更科技、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无论是自如友家、自如寓、新推出的自如整租4.0等租住产品,还是自如打造的首个“无界空间”Z-SPACE,都受到了广大城市青年的喜爱和认可。
自如的产品为何如此受欢迎?在产品设计中又有哪些秘诀?12月7日,自如产品中心总监杨明,在“银杏树下的分享者”第71回活动中,从产品设计师的角度,与来自各行业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如“网红产品”Z-SPACE的设计心路。
产品设计师的任务:满足客户需求+设计美好形式
从生物科学到建筑翻译,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到目前的产品设计,杨明的职业身份经历了多次跨越式的转换。第一次接触设计,是他在建筑公司做翻译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景观、建筑的外文书籍,逐渐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决定去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攻读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的杨明,先后在景观规划、地产公司和室内设计公司任职,先后参与多个城市更新、景观设计案例,参与过联想总部等多个办公空间、展厅设计以及家具设计。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宏大的城市规划领域转向聚焦小空间的改造和设计领域。2016年,杨明加入自如,从事空间产品设计工作,先后参与自如友家、整租等分散式产品研发设计和自如寓、自如驿等集中式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管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杨明对“产品设计师”这一职业有了自己新的理解。
“我认为,产品设计师扮演着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双重角色,与设计师的共同点是,他们要对作品赋予功能和美的形式。但不同的是,产品设计师还要以产品的维度策划自己的作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构建对应的场景来实现。”产品设计师需要优先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作品创作。
作为Z-SPACE的产品设计师,杨明将Z-SPACE定位为一个可以“保存专属记忆的空间”,希望能为每个来此体验的人,留下独特的美好回忆。他和团队以此作为设计基点,在改造中尽力去保留场地原有的核心元素,以保存这座百年四合院承载的历史和空间记忆。
在产品功能上,杨明则致力于解决“空间功能单一”这一用户痛点。“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希望能将我们所服务的客群期待的多种线下生活场景,都汇聚在一个空间中,让他们在这个空间中不同时段,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Z-SPACE成功落地了十种空间功能形态。从书屋、咖啡厅、中西餐厅、设计手作店,到后面的路演厅、胡同影院、茶室、会议室、民宿,以及屋顶的星光吧和露台,不同空间,让客户能在此“虚度”一天时光,享有美好生活。
在不断改造中创新设计
然而,Z-SPACE设计概念的诞生与产品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上学时,听一位建筑界大咖教授说‘设计都是不断改出来的’,当时觉得不以为然,觉得建筑设计就该是灵感的“从一而终”,怎能变更妥协?但在做Z-SPACE改造的过程中,我发现确实如此。”
Z-SPACE经历过两次生命,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蜕变。最初,杨明和合作设计团队是将整个空间设计成为自如的青年驿站,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青年潮流元素,露台、咖啡厅、胡同共享空间等等。“它刚开业时的状态,让我们觉得,这将会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自如驿。”但可惜的是,因为不可抗的外部因素,这种形式没能被保留,杨明和团队被迫进行二次改造。
“在现在的场地中,还能找到一些第一次改造的痕迹,比如前台的位置、玻璃砖的影壁、铺着青砖的走廊。但大部分空间,是经过二次改造后的呈现。”杨明和团队对新的空间进行了重新定义——自如首个“无界空间”。“我们希望能够打破空间的边界,无论是场地的分隔,还是功能的界限。”
比如,在空间上,杨明和团队把前院影壁打开,将室外的院子和室内的咖啡吧相连,让院落的光影能够映照室内空间,内外视觉连通,创造更为通透的效果。在功能上,则不再局限于“住”这一单一功能,而是对多功能进行跨界整合——光影滑落的茶室、能看见星光的屋顶露台和酒吧、适合开展讲座的银杏树下路演厅,还有可以作为举办集体婚礼场地的院落空间。
Z-SPACE就是在一次次推翻设计、再重新构思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古老四合院到青年驿站的蜕变,最终以“无界空间”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成为自如生活,乐趣,分享,鲜活态度的代表。
Z-SPACE:与场景、记忆和周边完美结合
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最大限度的凸显场地特征,是Z-SPACE最大的设计亮点。杨明说:“学习设计时,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对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托作品的分析。阿尔托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代表了北欧的地域性的、温暖的人情化设计。”杨明从中获得了启发。他认为,地域性的体现,能够在场地改造过程中,唤起人们对于场所历史的记忆。
而杨明对改造前的Z-SPACE印象最深的记场地记忆,是北京四合院的红色大门、院落中的大树和围合的空间、猫滑过的屋脊和天空的鸽哨。“我在之后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尽力保留了场地的记忆元素。比如对门口的红色记忆进行保留,把招牌的存在感做到最小;把两棵树从封闭的院落禁锢中‘释放’,让它们向上生长,洒落树荫;打开所有走廊,让光影透过玻璃洒落室内,融入庭院;动线规划中,沿着一层走廊、台阶上升至屋瓦露台,眺望胡同整体风貌。在这些改造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是对场地原来的记忆的体验。”
针对场地与周边区域如何融合,杨明在改造过程中,进行了有趣的尝试。“我们希望把胡同的生活和社交场景延伸到空间里来。”因此,与设计团队合作时,在地面材质上斟酌再三,选择了青砖——将一种本来不应该用在室内空间的材质作为走廊的地砖,让胡同的公共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室外装饰材质引导向内延伸。“我们最开始做产品研发时,就希望能将空间打开,开放和融入周边街区,打破大门和院墙的边界,让大家从门口、窗户就能看到空间里正在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走进来。”
提起Z-SPACE改造项目中最大的难度和挑战,杨明认为是妥善处理和周围邻里的利益关系。为了不打扰邻居的生活习惯、杨明和团队调整了许多原有的创意。一方面,他们对室内的隔音、遮光和隐私防护的设计进行了加强处理,并与邻居沟通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意外”设计,比如二楼的浅水池,原来的设计方案因为可能打扰邻居的生活而作罢,最后设计了一个水池;这个方案,既满足了邻居的隐私需求,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倒映天光云影、绿树黛瓦的效果。“其实,相比于邻居和院子里的大树,我们真的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而他们作为本地居民,才是这个场所的真正拥有者。”
最后,杨明说到,“现在这个空间和以前相比,越来越丰富和开放了。最开始,我们希望Z-SPACE能服务自如的客户,作为自如客线下生活和社交的空间;而现在,我们更希望它能继续服务整个城市的市民。我们也不再只是一个年轻人的空间,而是已经能够容纳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这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经历体验的人,都能找到他在这个城市中的专属记忆点。我们希望能够来打破固有生活形式和人际交往的边界,去承载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和闲暇时光,这也是Z-SPACE的由来,一个“无界空间”产品。”
关于自如及Z-SPACE:
自如是一家提供高品质居住产品与生活服务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发展至今八年,自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九座城市布局,服务约45万业主、累计约300万自如客。自如旗下拥有租住产品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业主直租、自如豪宅、自如寓、自如驿、自如Z-SPACE等。同时为用户提供保洁、搬家、维修等服务产品,累计交付超过2400万单。
协作胡同40号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环里种下的一座2000㎡四合院,自如首个无界生活空间。生活,乐趣,分享,鲜活,在北京这样一座奇妙的城市里,落脚最具城市气息的空间,让当代青年的一切,在这里持续发生。该场所包含多种场地资源,可提供2-200人的活动空间,登陆自如App即可查看。
上一篇:圣米兰帝床垫保洁套现已正式登陆京东众筹!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中国E时尚:www.fashio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