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教育 > 正文

李健:《老子》不要误读!(2)

  主持人:您是从哪儿得到的灵感呢?

  李健:是老子告诉我的,因为《老子》里面有一句话是“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主持人: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李健:就是说老子认为大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用一个规律去概括它的话,大自然的规律应该是呈现圆的状态。老子怎么发现它呢?当我们抬头看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是不是圆的?我们看到大地的时候,实际上在自然中是没有直线的,都是弧线的。比如树上结的果实,包括我们身体上的器官都是弧线,都是椭圆或者圆,所以老子认为天道的本质是圆(或者是椭圆)。比如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老子肯定不会想天上有若干个太阳,肯定只有一个太阳,它是旋转的,所以这个轨道就是椭圆的。欧洲今年才公布的模型,是宇宙模型,实际上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了,我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还有一个感受,我认为我们学国学不能够误解、误读,如果把国学经典误读了,等于是白读了,甚至是起副作用。比如有些国学讲师或者国学学者,他传播国学,怀着满腔热情,但是传播出去的都是错误的,这样就起副作用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而且传播的都是错误的知识。所以我认为学国学,就像我刚才讲的,第一不能光学儒家,得学道家,尤其得学老子。第二是要把经典读对、读准,我们要把经典的核心思想呈现出来,不能够歪曲它,也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支离破碎地读,这样是不好的。第三个方面,我们学国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学国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经典背下来,或者知道它的一些基础知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这只是基础。为什么我们需要国学?因为它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呢?比如现代人,大家都很困惑、迷茫,是不是通过国学的学习能找到精神上的共鸣,它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正能量,或者能不能给我们一种精神上的信念或者精神归属。第二是对我们当代人的心灵有没有净化作用,能不能弥补当代人的这种道德的真空?所以我觉得学国学,归根结底要学它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学死知识。

 老子不神秘,老子不消极,老子是关于人的安身立命的哲学

  主持人:刚才一直听您说对国学《老子》的推崇。一直以来,大家心目中都以为老庄之类的玄学是凡人修仙道的工夫、是求超脱的形而上追求,至少是与主流人生观、世界观相比,是消极避世的,您觉得在现实社会环境下,老子能给我们带来哪些裨益呢?

  李健:你刚才讲的两个问题是普遍的误区。有的人认为老庄没有必要学,因为老、庄讲的是怎么成仙的,这是第一个误区。第二个误区,认为老子很消极,不学老子还行,学了老子这个孩子可能就没前途了。这个不怪我们的家长,也不怪我们的学生,怪我们研究者,我们的研究者没去好好的传播,造成了误区。这两个是很大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老子不是讲成仙的,但是为什么有这个说法呢?《老子》这本书是属于道家,老庄都是道家思想,是哲学思想,是道家。怎么成仙,延长寿命是道教,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把它们混了。《老子》这本书是哲学思想,没有讲任何宗教。当它后来发展成道教,与老子是没有关系的。道教讲成仙的这件事与老子本人是没有关系的,是道教强加给他的。

  第二个误区,我们认为老子很消极、避世。这个观点来自于我们对经典理解的误差,为什么认为老子消极呢?很多学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老子里面推崇婴儿,认为婴儿的状态是值得我们效仿的,老子里面有一句话“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具有厚德呢?那就是婴儿。这句话我后来体会了一下,觉得老子说得很好,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的德行好不好,是怎么评价他呢?说他的德行好不好,就是这个人对别人不构成伤害,他不伤害任何人。那么谁可能做到呢?老子认为是婴儿。比如我们有时候在生活中非常讨厌一些人,这个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但是我们谁也不会讨厌婴儿,因为婴儿不会对外物构成伤害。但是我们成年人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成年人有自己的私欲,我们主观的判断常常是以一己之私看世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用个人的利益判断别人和世界,所以我们会对别人产生一种伤害,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婴儿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它的心是单纯的、纯净的;第三个方面,婴儿的一个特征是柔弱的,不是强势的,所以他给每一个人的感觉都是很安静的状态。

  所以老子认为真正具有厚德的人是婴儿,我是非常赞成的。而且婴儿秉承大道的特征,具有一种道性,所以我觉得老子说得很好,“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但是我们常常误解了,老子说了我们要向婴儿学习。婴儿不就是没有任何欲望吗?无所事事吗?没有追求吗?人类像婴儿这样,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呢?很多人是这样认为,这是对于老子的误读。首先老子说“比于赤子”,就是含德之厚的人,相当于婴儿一样,是打个比方,是“比于赤子”,没说我们就要成为婴儿这样。因为我们作为成年人是没有办法返回婴儿状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要向婴儿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呢?学习婴儿的单纯之心、童心。为什么成年人要讲童心呢?越是有童心,人们就越是能够接纳他,觉得道德品质越高。我们认为老子很消极,就是要把我们变成婴儿,这是误解的,里面已经说了是“比于赤子”。举个例子,我们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打比喻,比如冰心说“生命像一棵小草”,冰心的意思是我们有些方面和小草相似,或者小草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冰心并不是告诉我们要成为植物人。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读。

  你刚刚讲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讲过了。老子到底是不是玄学,是不是神秘学?老子到底是不是消极的呢?我可以这样来解读,《老子》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本书讲的内容正好回到了刚才的问题,第一他不是讲神秘学的,不是讲修仙道的。第二也不是讲消极无为。你看整本《老子》讲的核心思想什么?我梳理一下。老子关注了人经常思考的三个哲学问题,哪三个哲学问题呢?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应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怎么回答我是谁呢?当人们问我是谁的时候(动物是不会去问的),问的是人,是人在发问,就说明问的这个人是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问我是谁?动物是不会反思的。我是谁?第一,我是人,这个“人”它既是一类,是我们区别动物的一类,是人类,同时是指个体,指本人。我是人,人具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人具有自我反思的功能,有这样一个特征;第二,人是不自足的,对自己是不满足的。不像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是大自然给它规定好了,就是这样去生存。比如水里面的鱼,就在水里面生存,但是人就不一样,并不是一定要在陆地上生存,还可以在水里面建房子;第三,人是不完满的。不完满是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可以成为坏人,你可以成为好人,总是有一个未来的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这个目标是靠自己去理解和规划的。首先老子认为我是谁呢?我是有自我意识的,我是不自足、不完满的,而且我是有主观愿望的。

  我从哪里来?应该说在传统的文化中,一般解释为我从天地这里来,我之前是天地,因为没有天地,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我出现之前肯定是有天地的,没有天地就没有人类。如果把天地作为人的本源的话,有一个什么弊端呢?这个问题不彻底,人从天地来,天地从哪儿来?因为天地是一个实物,有形有象的。我们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说法,天地从哪儿来?盘古开天辟地,但是这个说法有什么弊端?它不彻底,因为盘古也是有形有象的,也是一个实物,如果盘古开天辟地的话,盘古从哪儿来?所以老子高明就在这里,他要回答天地从哪来的时候,他不是再把一个有形有象的物体作为它的本源。如果我把一个有形有象的物体作为天地的本源的话,你肯定会问,你这个物体是从哪来的?所以老子一定要回答出一个无形无象的东西作为它的本源,所以老子就取了一个字,叫做“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为什么老子叫道家呢?因为天地是从道这来的,人是从道这来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生了万物,生了人,所以他为什么叫道家,就是从这来的。我从哪里来,我从道那里来,这个回答就很厉害了,就达到了西方本体论的高度,就是西方的哲学高度,西方的传统哲学是古希腊古典哲学,就是讲本体论。西方哲学也在回答宇宙从哪里来。你给出的答案不能是具体的实物,因为具体的实物还是没有回答宇宙从哪来,所以西方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跳开了具体的实物。比如柏拉图,他认为什么是宇宙的本原?那就是理念。理念看得见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还有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从哪里来的,宇宙是实体,也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形而上的东西,是从逻辑推出来的。这个东西谁也没看到过,但是一定存在。如果它不存在,这个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宇宙肯定有一个本原。所以老子的“道”,完全达到了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的高度。但是老子的道还有它自身的特征,就是它超越于西方本体论的缺陷。因为西方的本体论说理念也好,说实体也好,后来都是被哲学家推翻了,但是老子的道是永恒的,你推翻不了。为什么推翻不了?因为西方讲本体论的时候,要把理念(本体)讲清楚,什么是理念,理念是怎么产生万物的,总是要把它说清楚,说明白。但是老子不一样,老子认为这个道就不可以言说,所以老子认为“道恒无名”,通行本里面是“道常无名”,名是名字的名,就是说道是无法命名的,你不能言说它的,不能认识他的,但是它存在。就如你刚才讲的,有的人就误以为它很玄,肯定是神秘学。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但又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我认为老子是非常客观的,因为道比天地还要早,道产生的时候人还没有出现,所以人怎么能说清楚呢?道产生的时候你见到了吗?你没见到。人在天地和道之后,怎么能对它进行言说呢?要是进行言说肯定是主观猜测的,所以老子是非常客观的,他认为道就是不能言说的,但是它一定存在,如果不存在天地怎么来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老子的道是具有逻辑高度、理性高度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平时的思维中都是经验思维,比如我们人从哪里来的,天地从哪里来的,我们有一个有形有象的实物,老子不用实物来回答你,他要通过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无象的东西来回答,那就是道。道是无形无象的,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因为感受不到,所以老子说道它是永恒的,你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就是哲学,就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