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风雨十年:考试科目瘦身评价标准细化
转眼,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探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从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破冰之作,到“掐尖儿”、“小高考”的质疑,再到如今的定位清晰:选拔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自主选拔正在逐渐实现其依托高考框架却又弥补高考不足的功能。
十年发展
打破一考定终身建立多元录取体系
2003年,教育部在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当年招收不足两千人。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开始出现变化,学生们除了高考外,还拥有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另一种途径。自此,我国高校招生也开始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在高考录取之外,拥有自主选拔录取、定向录取、保送录取等多种方式,考生有不同的升学渠道。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已达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了10.7万人。
但是,一路走来,自主选拔录取面临着不少的质疑。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分析,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有的高校试点工作定位出现偏差,热衷于争抢部分中学的学习尖子即所谓“掐尖儿”,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点和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要求;第二,部分试点高校在自主选拔初试中组织较大规模的笔试,学生备考负担加重,社会上对自主选拔成为“小高考”的议论很多,认为这样背离了改革试点初衷,也可能引发考试安全问题;第三,信息公开、监督力度,考核选拔科学性、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明确选拔目标:学术特长和创新潜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主选拔录取的定位予以明确:自主选拔就是要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仅仅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是自主选拔录取的生源主体。这份《指导意见》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十年探索的总结和提升,也将是未来自主招生考试变化的风向标。
面对“小高考”的质疑,教育部表示,自主招生时应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凡是通过高考能够实现考查目的的,就没有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
同时,《指导意见》也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专业和规模作出规范,要求学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合理确定专业,且录取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计划的5%,入选考生不超过自主选拔录取计划的2倍。教育部要求高校一定要转变人才选拔观念,不要为了“掐尖儿”一味追求数量。
十年成果
教育部表态:开辟了自主录取的新路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十年来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杜玉波表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一是初步探索确立了不惟高考分数的高校选才观念和标准,尝试用开放、多元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二是既讲自主又讲自律,探索了实现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三是选拔培养了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四是在坚持统一高考录取的基础上,开辟形成了“自主录取”的新路子。
通过高校自主选拔的学生入学后表现如何?杜玉波介绍,2007年、2011年教育部委托有关专家,就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两次大样本追踪、对比调查,结果显示自主选拔录取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业、科研、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明显突出。
高校调查:自招学生优于普通学生
高校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教育部的追踪效果。近日,清华大学开展了“生源及发展质量调查”,调查通过对2004级首批自主招生学生到2008级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各方面表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对发现: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华的学生在学术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潜力方面均超过普通高考学生。
在学术水平方面,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平均学分均明显高于普通高考学生。如果类比高考标准的满分750分体系,相当于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在大学四年间仍稳定地对普通高考进校生保有20分左右的优势。
在综合素质方面,调查以“综合奖学金”(清华学生可以获得的最高等级奖学金的统称)作为评价指标发现,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获得综合类奖学金的比例为29.4%,高于普通高考进校生10.7%。调查显示,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学生比普通高考进校生获得优质就业岗位及深造机会的概率分别高出71%和78%。
“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在入校后并没受到任何特殊照顾,这些对比结果完全是在入校后的自然成长环境下形成的。我们并不刻意强调学生是通过哪种升学渠道进入的清华。”清华招办主任于涵在介绍这些数据时强调。
于涵表示:10年来,清华已基本形成了基于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为选拔对象,以考生在高中期间的学业与综合表现为评价依据,以学科特长基础测试、综合素质面试结合学科专业面试以及体质测试为选拔手段,以“新百年计划”为创新突破点,以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的“清华自主选拔录取体系”。
同时,复旦大学的跟踪调查也发现,目前在复旦校园内,在学习绩点、社团活动、创新能力等各个领域最出类拔萃的那批学生,很多都来源于自主招生,他们的高考成绩低于复旦录取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主招生的学生是适合复旦培养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均适合复旦的培养模式。”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十年变革
考试科目瘦身评价标准细化
在十年的自主招生探索中,教育部与各高校都在探索,各高校之间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独立探索的是符合自己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自己学科建设的人才选拔之路,也通过联合借鉴其他兄弟高校的优秀做法。“华约”、“北约”以及“卓越”等自主选拔联盟的成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三大联盟自主选拔录取变革也是十年自主招生改革的最新形态和微观缩影。
选拔定位多次调整
梳理十年间对于自主选拔的政策文件可以发现,对于自主选拔录取的定位一直在调整。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切实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到了2011年,则变为“选拔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直到近日《指导意见》发布,将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明确定位于“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规模也由大变小。之前,教育部规定自主选拔录取的人数“原则上占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较好的高校可有所扩大”,但是,今年却规定“录取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认为,“明年自主选拔计划缩水已成必然趋势”。
招生规模从大到小考试打通文理
十年来,自主选拔录取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都有重大改革。
从考试科目上看,今年,三大联盟都进行了瘦身。以“北约”为例,其初试科目由原先的五科调整为两科,分别是: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考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语文、数学。同时打破文理科限制,允许文理科学生互选专业,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兴趣。“华约”联考的初试环节也减为两门,笔试必考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与“阅读与表达”为二选一,总共两门。但并不规定文科考生必须要选择“阅读与表达”,理科考生必须选择“物理探究”。于涵介绍,其中有10%的初试考生选择了“阅读与表达”,从大学选材的角度,这样避免了“文理分科”。
从考试内容上看,高校自主选拔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贴近选才目标。近年来,保送生、自主招生等自主选拔录取的考题一直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题被调侃为“神题”。
比如今年“北约”的考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目,“请根据北大、清华、状元写一则笑话”。不少人认为这是在抖机灵,有些“雷人”,但是“北约”一位招办负责人则表示,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也是对自主招生考题的探索。
评价标准更多元
为使更多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各校十年来的评价标准有较大改革。
比如,北大现在自主选拔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简单的考试成绩,而是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在校表现等过程性评价,把考查重点转向对学生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的潜能、兴趣、想象力、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等要素上来。
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表示,北大今年在自主招生中沿用了“元培评价体系”,由350名教授参与选拔,每一名学生都要接受8名以上专家的审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交叉学科创新潜质。他认为,未来的学科必定相互交叉相融,具备交叉学科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北大培养的对象和选材的目标。同时,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还进行单独选拔面试。“北大鼓励学院加入自主选拔的行列,因为他们更了解北大要培养什么样学科特长的学生,但这需要非常规范的操作。”秦春华说。
此外,据了解,南开大学也在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题考核,既考查基础学科,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做法
防止自主招生演变为小高考
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表示,其实自主选拔的考试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的内容是否能考查出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考题的水平、考官的水平,都决定着选拔的质量。”秦春华认为。
清华则用数据说话。今年,清华大学联合其他联盟校,在8个省份22所中学对1300多个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AAA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得到考生认可。于涵称,调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之所以认为题目难,更多在于题目出得“活”,而不是题量大或是太过于奇怪。
于涵认为,以往自主招生考生与高考的平行性非常强,而现在则更加突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从考试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能防止自主招生演变成小高考,“自主招生考试绝对不是高考加强版”。于涵说,高考考查的内容和范围讲究对考纲和大纲的覆盖,区分度和对象是针对全体考生,而自主选拔的考试内容,比如数学和逻辑,不论是形式和内容都与高考区分开来,这是基于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要求。
学科特长先期试点
早在教育部提出“选拔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之前,清华大学自主选拔中已经开始展开学科专业面试。
2011年,在自主选拔复试中,清华大学在10个学科中开展了学科专业面试,2012年增加到了15个学科。今年,各学科专家都为学科专业面试设计了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考核形式,力求能够最准确地评价考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
由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也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在报考条件方面,学校进一步细化了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申请报名条件,学科要求和考生的学科特长结合更加紧密。
专家释疑
自主招生加分考试
尽管不少高校都在不断对自主选拔录取进行改革,使其更接近自主选拔的目标。但仍然有不少人诟病其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高考的基础上多了一次加分考试的机会,给高考“多一重保险”。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对此并不赞同。
“以往一些考生认为,自主招生就是一次高考前的加分考试,现在明确了,不再是多一次机会。”于涵介绍举例说,“以往进入复试的考生多数是全科非常好的综合素质型考生,但今年则不同,能够显示出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考生更多地进入到复试。以北京某知名中学为例,位列前30名的考生,今年就有1/3没能进入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复试环节。”于涵认为,此次调整实质上是要求高校进一步体现选材标准,基于学科方向来选拔人才和设计考核环节。
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要求淡化全才,强调学科特色,有高校招办负责人提出疑问,是否会将选“优”与选“特”对立起来。对此,于涵表示,在自主招生定位明确以前,高校有内生的动力将自主招生理解为选拔学业总体优秀的学生,因此考查内容与高考有部分重合。但现在,教育部《指导意见》出台后,将自主选拔录取的主要对象明确为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中学生如果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最好就不要浪费时间参加自主选拔,“但并不是说综合素质这块是不需要的,综合素质优秀是一个潜在的要求”,未来如何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在高考改革中也应该有所涉及。
十年思考
大学是自主选拔录取的主体
从教育部以及多家高校所做的追踪调查来看,自主招生十年来的成果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大学是自主选拔录取的主体,如何从大学的视角来解读十年来的自主招生变革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日,清华大学对自主招生实行十年来的变革及成果进行了总结。清华招办主任于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大学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实行十年来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
首先,打破了“唯分数论”的一元选拔录取体系,建立了科学多元的录取体系,真正让大学可以进入选才招生阶段,可以研究人才评价。他认为,这是大学招生迈出的重要一步,让大学在科学评价基础上对人才进行招录和培养成为了可能。
其次,自主招生实现了大学选才和育才的衔接,让大学的招生可以真正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把招生与人才培养衔接起来,把“因才施招”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于涵说,以前只有高考一种选拔体系,通过千人一面的高考,无法做到招生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实行自主招生之后,无论是哪类的优秀学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选拔到高校中来,“这集中体现在清华大学这两年实行的新百年计划,学业优秀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有学科特长的,都是清华自主选拔的对象。”
从大学内部来说,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院系。“院系最了解需要招录什么样的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院系的教授参与选才,比如清华大学的许多院士教授都参与自主招生的学科面试。”
再次,跳出大学来看,自主选拔可以彰显大学选育人才的标准,体现大学承担教育使命的方向。比如北大清华在自主选拔中考什么、不考什么,究竟选什么样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领作用,这在单纯实行高考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到的。“高考北大清华也是按照分数录取,因此也就无所谓引领。”于涵说,
从承担大学教育使命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对素质教育起到导向作用。在自主招生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查的都是学生的素质。比如近两年各高校纷纷实施的体质测试,就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能看出大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使命。“实行统一高考,从分数上看是公平的,但在高考之前不同区域、不同省份和城市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是不公平,甚至是不平等的。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教育机会的弥补和补偿,主要是弥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比如不少高校都在自主选拔中向中西部倾斜,实行自强计划、圆梦计划,录取欠发达地区学生等。”于涵解释称。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阅读调查:阅读多一点,思念少一点 下一篇:长沙一学校预交学费可享折扣 老师称为家长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