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正文

瓷房子博物馆:一场贻笑大方的闹剧(2)

       中国人的财富观:见到佛像或观音就扔钱
       烧香拜佛,祈求功名利禄是不少国人的传统行事观,中国人把它当成信仰,认为心诚则灵,金石为开。对面佛祖上苍,虔诚地烧几柱香,扔几吊钱,麻烦事会一一化解,贫困会离你而去,幸福终会降临于身。不管它是否会真的发生,图的是心理能有安慰,扔的是对财富的期许,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扔了还是没扔。
       在瓷房子里,几乎每一个只要是可以让人认为扔钱的大缸里,都有面额较小的硬币和纸币,所谓“博物馆”的概念在这里形同虚设,在传统寺庙中频繁出现的商业行为放在这里同样适用。没有人阻止扔钱的举动,扔钱的人也说不上为什么要扔,只知道“这个是发财的吧,扔了总比不扔好”。
 

       这做镶嵌在内墙中的水晶观音,也被人莫名其妙地塞钱进去,周围嵌入的紫色、黄色水晶石的解读是这样的:紫色代表紫气东来,黄色表示富贵辟邪。

       明清时期民间供奉财神爷的摆件,本是了解民俗生活的一个极小的缩影,也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放过。

       这个被玻璃罩特别保护起来的木雕,自然被认为是必须受尊敬的财神爷,自然理所当然得扔钱了。

       瓷房子内景:怎一个乱字了得!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这句歇后语用在瓷房子的几层楼内都会让人产生误解。如果瓷房子内部的藏品可以与大观园相匹敌,倒也不枉此行,可是层层往上走,看到的都是毫无次序,胡乱填塞的明清家具,这些家具样式破旧,除了大件的木柜,桌椅沿着墙壁四周堆放之外,一些古代民间曾经使用过的门楼雕窗上取下的雕花木件也四处紧贴墙角而挂,或被随意弃置在角落。使得原本挑高就很低矮的空间更显逼仄和压抑。

       几乎每一面墙壁上都被贴上了用瓷器碎片贴和的历朝历代著名古画,可见在建造之初馆长确实是动了心思:瓷片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只是瓷器,还有宋元明清的流传下来的著名古画。只是这种拙劣的展示方式并没带来多少寓教于乐的点赞声,“传统元素”不是这么个用法儿。

这样的木雕小件随处可见

破损、贴上又掉下来未再补上的盘子也很多

       位于阳台天顶上最中心的瓷盘,据称是馆长花300多万从拍卖会上购得的青花粉彩,用途却是个灯罩,为一个不存在的灯泡做绿叶。如果不是媒体胡诌,那就是馆长脑子进水了,谁会这样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