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专家解析长三角雾霾来源:化工及燃煤

  12月5日,上海黄浦江两岸大雾弥漫。当日,上海市气象台发布今年入冬以来首个大雾橙色预警。 新华社发 钱卫忠 摄

  “华东地区只需再忍一夜”,12月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每日天气提示”中如此写道。

  此时,针对这场波及几乎整个中东部地区,覆盖了我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大雾霾,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着7天发布了雾和霾的双预警了。

  这次大范围雾霾过程首先是从长三角地区开始的。11月30日先是空气质量下降,此后的一周内逐步演变成重度污染。

  最严重的时候,预警上升到橙色,在上海南京等城市,预警甚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红色最高等级。

  2013年以一场波及17省市的大范围雾霾开始,受灾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整个1月只有5天空气良好,而PM2.5瞬时浓度值一度“爆表”,达到了令人咂舌的1500微克。

  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又发生了一场类似的雾霾,波及25个省,“受灾”最严重的长三角地区,PM2.5瞬时浓度值一度上了900微克。

  网友戏称,与京津冀的“京派霾”相比,长三角是“海派霾”。

  这两场雾霾之间,今年6月,我国颁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清洁空气行动,从城市、省到国家在今后五年展开大规模的空气治理。

  12月6日凌晨4点,胡安(化名)的出租车行驶在上海市徐家汇到浦东机场的路途中。它的前方,黄色雾霾弥漫,看不到路的尽头。

  车上的乘客是一位外国友人。对方瞪大双眼看着窗外,啧啧感慨:“幸好我要离开了。”

  半小时的路程,胡安摸索着走了将近两小时。而他的乘客,最终也没能按计划回国—因为雾霾,截至当天22时许,上海浦东机场取消了101架次航班。

  上海市环保局的监测显示,6日中午的13时,上海市PM2.5小时浓度高达602.3微克/立方米,是国标的8.6倍。

  当地环保局称,这是自监测PM2.5以来,上海经历的最严重雾霾。

  “长三角最严重的一次雾霾”

  从12月1日左右开始的这场雾霾,袭击了全国25省。南至广东、海南等省份,也未能逃脱

  这些小颗粒可以直接进入支气管、肺泡,并产生不可逆转影响,也是出租车司机胡安感到胸闷、头疼的直接原因。

  胡安在上海一家药房工作的妻子告诉他:当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销售量猛增。

  同一天,上海儿童专科医院日间急诊量飙升,有的甚至达到夏季高峰值,其中以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为主。

  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试图用各种方式化解这场雾霾带来的影响。

  联合利华上海办公室的近2000名员工收到了一封邮件:“除十分必要及紧急的业务,请大家12月9日在家办公。公司副总裁飞抵上海,降落时看到了灰蒙蒙的雾霾,一下飞机,立刻做出了这个决定。”

  另外,工程软件公司Autodesk也在通知员工,雾霾警报解除前可在家办公。

  不过上海的情况不是最糟糕的。临近的江苏南京,12月3日11时的PM2.5瞬时浓度达到943微克/立方米。第二天,南京发布今年首次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南京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

  浙江省气象局12月4日晚已将霾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霾橙色预警信号,12月5日7时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更愿意用“长三角地区最严重的一次雾霾”来称呼过去的这些天。

  从12月1日左右开始的这场雾霾,其中受灾最严重的长三角,持续一周才散去。

  雾霾过后,中央气象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之最。

  逃离京津冀,长三角中“霾伏”

  长三角的城市,如南京、合肥、杭州等地,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霾日都在持续增加

  “玩了一周还是在看雾霾”。来中国旅游的德国小伙弗洛西昂,害怕碰上雾霾,在京津冀和上海之间,选择了后者。

  没想到,本该更让人放心的长三角地区,这一次雾霾反而更严重。

  一些专家的研究数据,也许证明这不全是偶然。

  吴兑是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二级研究员,也是最早提出灰霾控制的专家之一。借着气象监测历史数据,他发现,过去50年,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每年的“霾日”(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从2005年算,有一个下降趋势。可以说,在2005年出现了拐点。

  唯独长三角的城市,如南京、合肥、杭州等地,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霾日都在持续增加。

  到去年,这三个城市的霾日都超过250天。“上海的霾天稍微少一些,但和其他周边城市一样,霾天都是持续增长。”吴兑说。

  《南方周末》报道,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丁爱军称,国外科研专家根据卫星地图的分析显示,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长三角城市的雾霾频率比华北城市要高,总体更严重。“尽管北京经常有很重的霾天,但通常隔几天就扩散了。”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参加会议的时候,听到一些专家的看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重污染工业迁出,中国南方的两个经济中心,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控制。

  “现在看来,这些判断是有问题的,这次南方雾霾的发生告诉我们当地的污染依然十分严重。”马中说。

  是不是气象“惹的祸”?

  “此次雾霾出现首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如果没有任何污染源,出现这次长三角的气象条件,依然不会形成雾霾”

  究竟是什么制造了这场雾霾?

  在众多表述中,今年冬季特殊的气候成为频繁被提及的缘由。

  记者获悉,上海市气象部门在总结此次雾霾时曾表示,遭遇的气象条件是“五十年一遇”。

  上海市环保局的官方通报中,这次污染事件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北方污染物输送、本地污染持续累积以及区域性污染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上海、南京还是杭州,雾霾发生时,确实处于无风或弱风的静稳天气状态,并且高湿、逆温。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12/13/content_484035.htm?div=-1 report 3117 12月5日,上海黄浦江两岸大雾弥漫。当日,上海市气象台发布今年入冬以来首个大雾橙色预警。新华社发钱卫忠摄“华东地区只需再忍一夜”,12月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每
(责任编辑:UN641) 原标题:长三角“海派霾”,打哪儿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