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社会 > 正文

11名老干部联名阻南平迁府更名:公然违背中央?

  南平市纵身跃入中国城市大建新区的浪潮中,但能确保新区不变“鬼城”的“救生衣”——更名迁府,却变成了尴尬的难题。上受中央新政策约束,下遭县级市反对阻击,而几百亿投资却已箭在弦上。

  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飙升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的房价陡然下降。

  甚至一些买家开始清退打着武夷新区概念的新房,武壬(化名)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新房位于一条还在规划图纸上的60米景观大道旁。“开盘2600,很快涨到了4000,当听说迁府(指搬迁南平市政府)受阻,现在跌到3000多都没人买。”

  据当地一名房地产资深人士介绍,前两年黄金时期一个楼盘一个月内销售过半的火爆场面,现在早成了往事。

  这是发生在闽北城市南平市的悲喜剧。市政府着力打造的武夷新区,正经历着过山车般的一波三折。

  如同中国其他城市建设新城、新区的翻版,迁府成了南平市建设武夷新区中的关键一环,但如今举棋未定,“能否迁府”越来越成为南平房地产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所有的人都在观望,到底搬不搬?”2013年9月22日,要求匿名的一个房地产商说,他前年买了六百多亩土地,两亿元资金业已到位,但迄今却不敢动工。“如果迁府不成功,新区的发展一定会遭遇重大挫折。”

  2013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南平迁府成烫手山芋。

  迁府背后的一盘大棋

  在武夷新区管委会处,巨大的效果图上,整个新区正以行政中心为中轴展开。由8幢主副楼组成的行政中心巍然屹立于整个新区中央,效果图中,每幢楼的中央都悬挂着国徽图案。

  当地人士介绍,行政中心的场地平整现已完成,但尚未正式施工。“现在他们不叫行政中心,改叫市民广场了。”

  “南有平潭实验区,北有武夷新区”,自从2010年7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武夷新区发展规划》后,武夷新区,就一直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一起,被作为福建省南北两极快速发展的区域载体给予大力扶持。当年12月,南平市组建成立了武夷新区管委会,更由市长亲任管委会主任。

  “2011年完成投资222.29亿元,2012年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就投入136亿元,今年计划要达到200个亿。”要求匿名的南平市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只是基础设施投入,并不包括产业投资。

  容纳3万人的新高铁站、58米的快速景观大道、全新的飞机场、雄伟的行政中心……在武夷新区管委会的展板上,描绘的蓝图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与机场高铁同步增值飙升”、“百亿市政投资增值房产价值”……在武夷新区的房地产工地上,开发商的广告毫不掩饰自己的卖点。在过去的两年,依靠“迁府”传闻,他们正加紧推销建在一片空地上的楼盘。

  与迁府同步进行的,还有更名——南平市更名为武夷山市,其现在下辖的县级市武夷山市改为武夷区。

  “南平市更名迁府、建设武夷新区的动议由来已久。”武夷山市的老干部们回忆,20世纪末,原南平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金鑫就曾来调研南平市更名大武夷山市的事。

  杨金鑫调研的正是南平市一直苦苦寻求解决的发展难题。南平市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过去,南平在闽北地区和福建省内的经济排名,一直在中游左右,但最近十年,作为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南平的经济却一直停滞不前,在全省位于倒数之列。

  “当时都认为我们发展太受限于空间。现在的市区位于群山包围中,地方狭小,土地空间有限,南平市的几任领导一直在另觅中心。”这位官员回忆说。

  1999年,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在指导南平市研究制定“十五”发展战略时,为南平指明了方向。“他明确提出闽北要打武夷山牌,在武夷山和建阳之间建设新兴中心城市,培育新的增长极。”

  在专家们看来,南平市一直没有发挥优势——南平最大的牌子就是武夷山,但这张牌,南平却一直没有打好。

  而更重要的是,现在武夷新区所在的地块,正是南平市少有的缓坡平原地带。“但它早期的定位,还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集中区’。只是工业园区,并无行政区域的概念。”一位南平市的老干部回忆。

  但南平市很快迎来了好时机。2009年国务院定下海西发展战略,福建省在10个地级市确定了10大经济增长区域的点。“武夷新区正是南平市确定的增长点。”

  为了抓住机会,2009年11月,南平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上提交《关于南平市更名为武夷山市的报告》并获得通过。在这份报告中,南平市政府首次明确提到了更名迁府的两套方案。

  老干部、茶农的阻击战

  事情在2013年5月开始发生变化,南平市出台了进一步的更名迁府方案。这与2009年其中一套方案相同,武夷山市更名为武夷区,确定迁府至武夷新区。但开发商们的心情却突然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从山峰突然跌到了谷底:南平市刚通过“迁府”的初步决定,就遭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阻击。

  “我们反对。”武夷山市的一名正处级退休官员直言不讳。3个月前,正是这11名正处级退休老干部写给武夷山市委的一封公开信,掀开了阻击南平市“迁府更名”的大幕。

  “毫无征兆,我们就听到了南平市委作出撤销地级南平市,设立地级武夷山市,将武夷山市更名为武夷区的决定。”

  武夷山市前身为崇安县,曾以偏僻落后著称。1989年成功更名为武夷山市。“改名武夷山,是最大的一次机会,受益于此。我们拿到了三块牌子: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经济开发区。”

  “武夷山确实是块好招牌。”要求匿名的一位武夷山景区名胜区管委会的退休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没有更名,就没有武夷山市的今天。”

  武夷山市的旅游现已风生水起。“我们有旅行社八十多家,酒店宾馆两百多家,导游两三千号人,在全国都算是比较有规模的。”而光景区一年收入四亿多元,上缴市财政一亿多元,旅游业几乎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儿子比老子的名气大,外面的人多知道武夷山不知南平。”要求匿名的武夷山市官员说,“他们还以为南平是武夷山下属的。”一些领导人来武夷山考察,点名陪同的往往只有武夷山市的领导。

  “这是在重复建设。”这位老干部说,武夷山市本有高铁、机场,现在武夷新区却要重新再建。“在武夷新区的南林核心区,此前除了良田,几乎一穷二白,一点基础设施都没有。要新建一个地级的新城市,谈何容易。”

  老干部们说,1949年后,南平市已经搬过两次。“前几次已经越搬越穷,惨痛教训还在,为何又重蹈覆辙?”

  而更重要的是,这正与2013年最新出台的中央政策相悖,“国务院要求5年内不得新建楼堂馆所,南平市怎么能公然违背中央?”

  “这更是与武夷山市夺利。”在武夷山市的反对者看来,更名迁府看起来更像是为了扶持武夷新区,牺牲武夷山市的利益。而武夷山的茶商、茶农也是最反对的群体之一。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要求匿名的人士说,为保品质,武夷山政府一直控制茶田、茶山的规模,武夷茶在市场上比较紧俏。一旦更名,整个闽北茶都可名正言顺地打“武夷茶”概念,规模扩大的结果便是武夷茶含金量被稀释。

  更令武夷山人不解的是,“为了扶持新区,南平市已经好几次跟武夷山市争夺项目了。”要求匿名的武夷山市一名现职干部说,前两天刚刚与武夷山市签约的两个项目,投资超过上百亿元的陆地港项目和投资60亿元的国家体检中心,南平市此前就一直游说他们转到新区投资。

  根据此前的规划纲要,到2015年,武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500亿元。

  “不过,目前建成投产的厂商还不多。”知情者说,虽然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但根据此前管委会公布的数字,人们对新区的产值印象一直停留在三亿多元。此后再无确切的更新数字。

  在武夷新区现场,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林立的塔吊之下,动土施工建设的大多还是房地产项目。武夷山市的一位官员担心,这么多基础设施投入,迁府已变得势在必行,“如果迁府不成,吸引不到人入住,新区很可能将成为又一座鬼城”。

  骑虎难下

  “我也是听说,并没有传达到我这层。”2013年9月24日,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梁伟星在答复南方周末记者时,对上述2013年5月最新方案不置可否。

  9月25日,南方周末记者多次拨打南平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手机,但一直未获接通。

  2009年的更名方案,“听说方案最后递交到了民政部,但由于黄山更名的失败先例在先,最后被打回没有通过。”武夷山市的一位官员说。黄山市既丢失了徽州文化,也没有实现“大黄山市”的经济目标。

  而更重要的是,出于两地分居等考虑,南平的公务员此前也并未一边倒地支持。“只是听说最近,政府答应建安置房,先到先得,才争取了一大批人。”

  “这次的最新方案,他们也一直没有说过是否会上报。”但多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9月4日前后,福建省委已经原则同意,将更名迁府的方案继续往上报。

  南平市政府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在胶着状态下似乎是最不坏的选择。

  不过,迁府或许早已成为定案。5个月前,网友在南平市政府官方网站发现,一则由南平市规划局审核审批科发布的信息显示,有着发证编号的“南平市更名为武夷山市行政中心办公楼”项目,正位于武夷新区最核心的“南林大街36号”,建设单位正是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但该信息很快被删除。

  虽然“更名迁府”在公开场合已不再提及,但新区仍在加速建设。“调子更高了。”武夷山的反对者注意到,就在9月初,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刚刚集体视察武夷新区,表示新区建设正进入新阶段。在南平市电视台开辟的“新武夷”栏目中,一些规划中的大项目也开始频频亮相。

  “暂时不开工建设市政府新行政中心,并不代表停止迁府。”多位南平市的官员说,在武夷新区内,一系列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比如学校、医院、公园等等市政服务配套工程,依然按计划加快推进。

  8月8日,代表南平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南平一中、南平市实验小学、南平市实验幼儿园,在南平市教育局签约决定,将投资建设武夷新区的新校区。

  “我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多位南平市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武夷新区现在数百亿元的建设资金,除了部分来自南平市,大多数是靠融资手段。“除了卖地所得,光是福建省方面出面协调兴业银行授信的就有200亿元。真金白银,自己砸下去的钱,最起码也有20多亿元。”而南平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近70亿,除去正常预算,本已所剩不多。“设身处地想,我们只能救市,继续往前走。”

  投入依然在继续。9月17日,南平市委办对外宣布,武夷新区已决定与中国北车集团合作,将在2014年开工、共同建设福建省首个轻轨项目。起于高铁武夷山东站、终于武夷山景区公馆大桥的这条轻轨,经由武夷新区,将把“现有武夷山市区和建阳市区基本连成一体,使之成为闽浙赣交界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这一次,它依然是大手笔——30亿元。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94642 report 5126 南平市纵身跃入中国城市大建新区的浪潮中,但能确保新区不变“鬼城”的“救生衣”——更名迁府,却变成了尴尬的难题。上受中央新政策约束,下遭县级市反对阻击,而几百亿投
(责任编辑: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