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社会 > 正文

男子寄59个拆弹闹钟被刑拘 三联编辑部遭“诈”

原标题:男子寄59个拆弹闹钟被刑拘 三联编辑部遭“诈”


嫌疑人柳某在接受民警审查


59个“拆弹闹钟”的快递单 特约记者 杨维斌 摄


“拆弹闹钟” 网络

6月3日,南京沙塘园7号一杂志社收到一个“邮包炸弹”,后经警方查明,这仅仅是个玩具。虚惊一场后,南京玄武警方对此事进一步调查,当天晚上在上海找到寄件人柳某。柳某表示,这是他的公司回馈客户的小礼品,共寄出了59个,对于造成恐慌他感到很意外。为此,柳某特意向受到惊扰的南京市民郑重道歉,表示以后会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不过,由于柳某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警方以涉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将其刑事拘留。就在柳某被刑拘的当天,他寄到北京的“邮包炸弹”再次惹祸,引发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的恐慌。

现代快报 (微博)记者 陶维洲 刘旌 特约记者 杨维斌

“拆弹闹钟”发明者

曾告诫过“捣蛋鬼”们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款形象逼真的“拆弹闹钟”是2012年由一名美国人设计的,当时他预料到有人会将这个闹钟作为恶作剧的工具,所以他发表声明,告诫各位“捣蛋鬼”,千万不要把它带到学校或者公司去,也不要带着它去飞机场,否则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寄件人是谁

他暂住上海,是个玩创意的创业青年

沙塘园7号某杂志社收到“诈弹”事件发生后,玄武警方立即对邮件的寄送人展开调查。通过快递公司,警方明确寄件人在上海,姓柳。6月3日晚上,在上海柳某的暂住地,民警将其抓获。面对突然到来的民警,今年32岁的柳某一脸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民警说明来意后,他承认邮包是他寄的。

柳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创意设计公司,平时主要做一些广告创意,和媒体打交道比较多。六一儿童节前夕,柳某策划了一次回馈客户活动,他在网上购买了“玩具炸弹”,寄送给关系好的客户,“这实际上是一个闹钟,除了外形和定时炸弹几乎一模一样外,没有任何杀伤力。”柳某说。

其实,柳某将这个“诈弹”寄到南京也算是阴差阳错。原来,他要回馈的客户在上海工作,但他却遗失了客户的地址,于是便将“玩具炸弹”寄到了这位客户所在单位的南京总部,并将收件人改为这家单位的负责人。没成想,这家单位早已变更了地址,于是邮包被不知情的人打开,引发恐慌。

共寄了多少

59个“诈弹”分别发往上海北京南京

在柳某处,民警发现了大量的快递单。柳某倒也不避讳,他解释,这样的“玩具炸弹”他一共寄出了59个。其中,51个在上海本地,7个寄送到北京,寄送到南京的只有1个。

柳某介绍,这款“玩具炸弹”的正式名称叫做“拆弹闹钟”,是他通过网络购买的,每个价值40多元。“它不仅是一款闹钟,还能让人体验拆弹的感觉。”民警介绍,根据“拆弹闹钟”的说明书介绍,按动上面的红色按钮,“拆弹闹钟”就开启10秒倒计时,在这10秒钟里,只有拔掉正确的线倒计时才会停止,否则就会“爆炸”,当然仅仅是发生爆炸的声音。

还有谁“中招”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昨遭“诈”

柳某是6月2日将这些“礼物”寄出的,根据距离的远近,寄送到上海的当天就送达了,南京是6月3日抵达的,北京的则可能是6月4日送达。虽然柳某态度很好,但民警依然大为紧张,“送达上海的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那么北京会不会同样引起恐慌?”6月4日,民警便和北京方面进行联系,结果还是出事了。

6月4日下午,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在北京的编辑部内收到了柳某寄送的“拆弹闹钟”,由于看不清寄件人信息,他打开邮包后同样被吓了一跳,并报了警。北京警方出动30余名警力,疏散了杂志社所有人员,最后证明只是虚惊一场。

而当王小峰得知寄件人是柳某时,他也大呼自己这位好朋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一个多星期前就跟我说过,说最近会给我寄一个他的作品,但我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么个玩意儿。”王小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起初认为可能是一件创意T恤或者什么小物件,没想到是一个这么逼真的“炸弹”。“我听说他被南京警方控制了,他可真是开了一个震惊全国的玩笑。”王小峰感叹。

他会怎么样

涉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已被刑拘

6月4日下午,玄武警方以涉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将柳某依法刑事拘留。

玄武警方表示,虽然柳某没有主观故意,但他作为成年人,应该预知这样一个逼真的“拆弹闹钟”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而且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扰乱了公共秩序,所以警方以此罪名将其刑拘。

南京检察机关相关人士介绍,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中新增的罪名,主要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他表示,这一罪名构罪的前提是,嫌疑人放出的虚假“信号”,足以使一般人信以为真,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有些愚人节的骗局,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最终也没造成什么后果,一般就不构罪了。”

该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各地针对这种行为的处理办法不尽相同,对一些情节不太严重的行为,有些地方的警方只做了行政处罚,不会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但南京发生的这起事件中,已导致好几栋大楼的工作人员疏散,在这一范围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警方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才会对嫌疑人进行刑拘。

对话

他向受到惊扰的市民道歉

6月4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寄件人柳某,这个青年人皮肤略黑,平头,穿着T恤,充满活力。不过,因为摊上了事,他显得有些焦躁。

现代快报:你怎么会想到寄这样一个东西?

柳某:我觉得这个东西做得很有创意,而且我准备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smart bomb”,正好和“拆弹闹钟”相对应。

现代快报:你有没有想过它会造成收件人的恐慌?

柳某:应该不会,我寄给的人都是我的好朋友、客户,之前我也通过邮件跟他们讲过,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东西。而且,邮包里都有说明书,一看就知道这仅仅是个闹钟而已。

现代快报:但是现在影响已经造成了,你怎么解释?

柳某:我承认,这件事在操作过程中我想得不够周到。在此,我想通过你们向受到惊扰的市民道歉,对于我的邮件给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以后再操作此类事情, 我会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提醒

别开“恐怖信息”的玩笑

现代快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网络上有不少类似“拆弹闹钟”的整蛊玩具出售,这些玩具大多形象逼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恐慌,也成为很多恶作剧人士的最爱。

“开这样的玩笑可要注意了,如果把握不好度,很容易摊上‘大事’。”以上人士表示,对于类似恐怖信息这类的恶作剧,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你的朋友在逛街,你发条信息给他说有炸弹,他要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人,商场可能会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到时事态就不是你所能控制得了的了,最终你就很有可能构罪。”

当然,警方也表示,目前对这些形象逼真的“炸弹”玩具还没有列入管制物品,不过警方提醒商家,如果明知有人买来用于犯罪活动,那么商家也要担责。

另外,警方也提醒快递公司,加强快递物品的管理,对于此类形象逼真的“炸弹”,要充分预估到其投递成功后可能引发的后果。

链接

“拆弹闹钟”曾在广州犯事

其实,“拆弹闹钟”肇事已经不是头一回。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25日,广州东亚酒店内也曾发现疑似炸弹物,后经证实正是“拆弹闹钟”。

当时,一位住店的外籍人士购买了一个“拆弹闹钟”,将其放在房间内就出了门。前来打扫的工作人员误以为是炸弹便报了警。当时警方出动了大量警力,并对该“炸弹”进行排爆,最终发现这仅仅是个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