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高德CEO成从武:将与阿里共建大数据体系
高德CFO张勤-马云(微博)-高德CEO成从武合影(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 王可心 5月13日报道
继投资新浪微博、收购友盟、增持UC与丁丁网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再下一城。高德软件5月10日宣布,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该公司2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中国最大电商网站与最大地图服务商的结合,将产生怎样的想象力?
5月11日,高德CEO成从武接受腾讯科技专访,详解高德与阿里结合背后的战略。
成从武透露,多家互联网公司都曾与高德有资本层面接触。但最终高德选择阿里战略投资,是因为“只有和阿里合作,才能达到想象的美好前景,也刚好是阿里想做的事。”
成从武眼中的美好前景是什么?双方资源又将怎样整合?
本地生活服务梦想
一方是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急于扩张版图,希望基于地理位置拓展本地生活服务,将线上线下打通。与线上相比,这是一个规模万亿的市场,而市场上尚无领先者。另一方是以B2B业务起家的地图服务商高德,正谋求从工具型产品向生活服务产品的转型。
对于前者,拥有海量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商家数据,但在地图领域相对弱势;对于后者,拥有基础地图数据,向生活服务转型中需要引入合作伙伴才能抢占时间窗口。双方的契合点是本地化生活服务。
实际上,阿里巴巴集团一直拥有本地化生活服务梦想,早在2006年,阿里巴巴收购口碑网,但双方整合并不顺,口碑网现为淘宝本地生活。
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曾进行多项投资,如美团网、丁丁网;淘宝无线的梦想是构建无边界的“生活圈”,天猫总裁张勇也曾畅想商家线上线下打通,用户通过客户端随时随地购买的场景。
在这些构想中,精准、有效的地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阿里的地图环节相对薄弱。虽然曾投资丁丁网,但但丁丁网的重要资产是丁丁优惠券,丁丁地图并没有做大;去年10月份,淘宝本地生活推出了“地图搜”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搜索优惠和商户,但未能形成影响力。
成从武认为,地图是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战略产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应用,已经成为移动的标配。“地图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入口,又可以做其他应用的底层支撑,如支持微博、微信、生活服务类APP等。”
在地图产品中,高德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和甲级航空摄影测绘资质,拥有优质底层地图数据,用户数在地图产品中居首,成为阿里选择高德的理由。
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软件以B2B起家,正在向C2C转型。成从武对腾讯科技表示,做B2B业务的用户群体有限,收入来源总是集中在少数大客户上。但如果把业务面向亿万消费者,将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从去年开始,移动互联网业务给高德带来的收入比重在增加。2013年第一季度,高总净收入为3430万美元,45%来自汽车导航,移动及互联网位置服务为高德带来的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40%。
“过去地图是工具化产品,实际上地图可以承载更多内容,这是它的特点和优势。基于地图打造一站式的服务是顺理成章的。”成从武说,“但如果自建支付、电商,成本太高。因此通过整合、开放的方式,接入阿里的资源。”
那么,双方资源将如何对接,未来又如何共建,可以想象到的应用前景是什么?
共建大数据体系
成从武表示,高德与阿里将在地图搜索、产品商业化、数据共享、云计算等领域展开合作,特别是在数据共享方面,高德和阿里巴巴将共建一个大数据服务体系,高德将提供地理位置、交通信息数据、兴趣点信息以及用户数据等,阿里巴巴则会分享其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上商家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等。
此外,除了数据交换,高德会成为阿里巴巴中国服务的主要地图引擎提供商,在PC端和移动端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涵盖包括兴趣点搜索、定位、路线规划、地图展示、地理信息编码以及实时交通信息等方面。
但数据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需要共建基于位置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机制和流程,将两家的数据在上面进行加工,形成结构化数据,即能用的数据。
基于双方大数据分析,成从武想象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应用场景:
一是根据用户过去本地消费的行为,推送个性化服务。例如,你设定好路径规划导航,在“左拐右拐”的指引中,突然告诉你附近有一个你喜欢的咖啡店,你会觉得很惊喜。当然,用户也可自己设定,选择开启或变比,达到双向互动。
二是基于地理位置,将线上线下打通。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商户、商品名称,将附近有这件商品的店面展现出来,也可能通过电子支付,送货到家。
“以前阿里不知道我人在哪,只知道我的快递送到哪。但是未来,阿里可以跟着我走了。”一位投资界人士评价。
“当然这些都理想状态。我们并没把未来想象的很具体,但大方向很明显。至于哪天能做到,是能力的问题。”成从武同时表示,地图不会“包办”一切,会有所取舍。
当以上模式实现后,地图产品将产生多种盈利模式:
首先,B2B模式仍会存在。二是基于海量用户的广告模式。三是电子商务的交易提成模式。四是前向收费,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五是个性化定制模式。
整合与协同
战略方向确定后,接下来需要的是执行力。 “未来资源的整合,两家的合作、协同,将很多地方达成共识。”成从武说。
此前,高德已于新浪微博展开合作,但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新浪微博、高德同属阿里投资的公司,成从武形容“亲上加亲”,未来将探讨与新浪微博的深度融合模式。
今年以来,阿里投资的公司有新浪微博、高德、UC、陌陌、虾米网、丁丁网、在路上、快的打车,收购的公司有友盟、卓大师。某投资界人士认为,投资的背后,考验的是对战略的理解程度和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未来成功的状态是将各家投资公司串起来。
由于阿里集团较为独特的文化,团队融合或是一大挑战。成从武则认为,与什么样的公司合作都有挑战。“过去我跟马总见面不是很多,但一见面就有缘份。”透露出对双方整合的信心。
阿里投资逻辑
投资界人士认为,阿里激进投资的逻辑是,投资总比不投资好;可能有投错,但不会错过。错过比投错的风险更大。如果某一个环节被竞争对手掐住,将无法形成完善的生态。
阿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集中在三个大方向:一是买用户,如投资UC;二是获取大数据,如投资高德、友盟、新浪微博;三是获取社交关系,如新浪微博、陌陌。
在投资手法上,阿里尽量投资行业第一名,占据重要位置,并保留增持的权利,排除竞争对手投资该公司的可能。据知情人士透露,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高德,阿里皆拥有增资权。阿里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份,未来可将将股份比例提高至30%。阿里巴巴投资高德则占28%股份,已成为第一大股东。
成从武并未否认阿里增资的可能性, “这些没有具体去谈。作为企业,未来不管谁进谁出,都是看企业本身的价值。如果企业做的很烂,谁买?”
除了移动端业务布局,阿里密集投资还可营造IPO氛围,弥补移动互联网的缺陷,使得上市的故事更加圆满。同时,可将投资的成本消耗在上市之前。
然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迟到者,阿里能通过系列投资快速补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吗?一切还是未知数。
【想看更多科技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关注腾讯科技微信官号吧!每日下午还有引人思考的内容,期待与您共鸣。(微信号:腾讯科技)】
上一篇:Ubuntu麒麟拟于6月初举办开发者大会 下一篇:Bang With Friends产品理念如何革新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