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里,摆了一张长长的办公桌,桌子旁有一架黑色钢琴,一名穿着亚青T恤的“小青柠”正在弹奏着刚刚学会的《月光边境》。
她叫马喆,是亚青会志愿者助理,主要是负责亚青村内协调志愿者工作。和她一起的还有8位来自不同岗位的志愿者,其中有交通道路助理,有站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安保志愿者等。来自不同岗位的9个人,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任务后,聚集到一起,通过“矮油工作室”微博,让所有人知道,亚青志愿者们的辛酸和快乐。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
为什么叫“矮油”? 再苦再累多大事啊
7月30日,“矮油工作室”微博正式成立,“没人跟我们提要求,是我们自发组成的。”负责微博的马喆介绍,他们都是在忙完自己的分内活后,将休息时间贡献出来,打理工作室。
工作室发起人臧勇是其他8名成员最佩服的人,这位38岁的“大青柠”是这个9人团队的老大哥。“本来没想过要弄个微博,之前我们做了一个四格漫画的东西,然后勇哥就说要不要搞个微博来宣传一下咱们志愿者,大家都觉得不错,所以就有了弄微博的想法。”马喆告诉记者。
为什么叫“矮油工作室”?臧勇说,这是大家集思广益出来的结果。“今年亚青会是在南京举办,我们就想弄点南京的特色,‘矮油’这个词就是南京人的口头禅,而‘矮油’后面也会经常用‘多大事’来作为后缀,意思就是没关系。做志愿者的,就要有‘矮油’精神。”
此外,“矮油”还有另外一种意思,“用英文翻译出来就是‘I’和‘YOU’,就是我和你的意思。”在藏勇看来,这就更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夜 发布志愿者的24小时
“矮油工作室”目前为止共发布125条微博,其中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亚青倒计时之亚青村24小时”这个系列。
“12点,终于到了亚青会开幕的这天,此刻让我们收起激动的心情,一起向仍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亚青志愿者们致敬。”8月16日,凌晨零点,“矮油工作室”发出了“亚青倒计时之亚青村24小时”的第一条微博。图片内容是一部电话,背景是几名志愿者在交谈着当天的工作,而给图片配上的文字让人心疼——时间:24:00,室外30℃,全天候的咨询,一丝不苟的解答,您好,谢谢,我是信息台助理。
24照片,每张照片都展现了不同类别志愿者,每张照片都有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辛酸与快乐。
这个微博策划也有故事。“勇哥想拍一个志愿者最美瞬间的主题照片,记录志愿者在亚青期间的点点滴滴,”可拍照过程中,他们发现,每次去拍的照片都一样,人却不一样,原计划没继续下去,马喆和她的小伙伴们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分批去拍各个岗位,专拍他们有特色的场景,串成24小时。”5天的拍摄,工作室抓拍到了无数张令人感动的画面。
为了体现24小时主题,臧勇想到了每隔一小时发一个时间段的照片。“开幕式当天凌晨,勇哥一个人坐在电脑面前,一直熬到早上我们来换班。”马喆说。一整晚没睡觉,说不困肯定是假的,臧勇也不否认,不过他说,让他坚持下来的是微博上的回复,“真的很感动,那么晚了还有好多人在给我们回复,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拍照片外还做视频 记录生活接力青奥
还有两天,亚青会就要落幕,马喆将回到中国南车浦镇车辆厂继续做她的设计工作,臧勇也将回到上海梅山钢铁,丁晓铭也将和其他6名志愿者回到学校。离别总是让人难舍的,但友谊不会被遗忘。
马喆说,在亚青结束后,他们打算一起去外地旅行,“地点还没选好,到时候就由勇哥带队,但千万别骑自行车去。”马喆吐了吐舌头,“勇哥太厉害了,上次一起培训时,他顶着40℃的高温,从雨花台一路骑到方山训练基地,整整骑了一个多小时后。”马喆告诉记者,这还不是臧勇最厉害的,“在亚青会之前,勇哥还跟他那帮骑友们从南京蹬着自行车去了北京,宣传南京亚青和青奥。”
明年8月16日,青奥会在南京举办,马喆和她的小伙伴们也正筹划着做一个视频来接力青奥,“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天村里发生的事,还有各国运动员在文化小屋的东西,”马喆透露了视频最精彩的地方——镜头最后会落在工大的演播大厅,很多志愿者会站在舞台中间,手中拉着有亚青结束字样的横幅,接着全场灯光熄灭,两三秒后再次亮起,志愿者手中会有接力青奥、祝福青奥的道具。
他们也制作了本届亚青会亚青村志愿者的视频。“主题不是记录,而是让志愿者了解其他岗位志愿者的辛苦。”在工作室成员丁晓铭看来,很多志愿者对自己岗位之外的志愿者的工作性质不是很了解,比如一些站太阳下暴晒的志愿者很羡慕在场馆吹着空调的志愿者,但是在场馆的志愿者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视频记录所有志愿者的辛苦,和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来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