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车邮车童车加“死飞” 花样单车集体穿浙西
本报记者 李颖 杨静/文 潘良干/摄
空气里是农作物的清香,田地里是深深浅浅的绿,村道是干干净净的路;抗战时期的炮楼,年代久远的祠堂,功能齐全的乡村影院、图书馆……这是骑游浙西新农村时,扑面而来的村景。上周六,由本报主办的2013年第八届体育庙会暨“美汁源4+2美丽浙江行”第四站来到了江山市新塘边镇和贺村镇,沿着极具特色的十个村庄骑行一圈,全程约20公里,骑友们踩着单车走读了不一样的浙西新农村。
村村有风景,村村有故事
德国工程师也来下基层
2013年第八届体育庙会暨“美汁源4+2美丽浙江行”第四站江山站活动由本报主办,江山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承办,江山市体育局、江山市新塘边镇政府、美国大行折叠车(杭州)协办,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赞助。
当天活动的出发点在新塘边镇的日月村,当多数人还在做装车准备时,车友“大道”却背着相机,参观起了村民活动中心。这幢崭新大楼的中间部分用做办公,剩下的很多空间被设为图书馆、文化礼堂和乡村影院,村民们在这里可以免费借书,每周还有免费电影看。
“按照老底子的印象,一提起农村,往往会与破旧、封闭、脏乱差等联系起来,没想到现在的农村,真让人刮目相看。城里有的,这里多数都有;城里没的,这里也有。听说就在去年底,日月村的一些村民根据邻里间的纷争,自编自演自拍了一本演绎乡村生活的微电影,用的是当地土话,很轰动地上了很多报纸和电视新闻呢。”“大道”笑着和同伴们说。
一个简短的出发仪式后,车友们便沿着一个个路标,开始了十个村庄的“美丽一日游”。虽然骑的是村道,早已全都是宽宽的水泥路。四周绿树成荫,来来往往的汽车却不多,空气中飘荡着植物的清香。田野里,大片的油菜地已被收割,不少农户正打着油菜籽;家门口的菜地上,有人正种着玉米。
村与村之间的距离都不太远,骑上六七分钟一般就能到达,不过一路上看点多多。毛家仓村的铁路桥边,还保存着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为守卫浙赣铁路而修建的炮楼;在勤俭村,这里有当年为引水灌溉庄稼而建的长达千米的浙江第一天桥;走进永兴坞村, 除了古色古香的村民活动中心,还有不少古建筑。在这样的田园风光中骑行,骑友们个个悠闲自得,走走停停……
个子高大、骑着一辆折叠车的克努特在骑友中比较醒目。克努特是德国人,目前在金华一家汽车公司做工程师。自从来到金华,他就参加了当地的一家自行车俱乐部,“不过这样的纯乡村骑行还是第一次。感觉真的很不错,这里的空气很好,中国的农村很漂亮。”骑完全程后,克努特说出了他的感受。
不少骑友被新农村的风景迷倒,意犹未尽地留下来,参加第二天江山市体育局与江山市旅游局联手推出的全国旅游日特别活动——浮盖山爬坡赛,还想在美景中尽情流把汗。
“死飞”来了,公路车来了
邮车童车老爷车也来了
参加江山站活动的骑友,有头一天从杭州自驾或包车花了近5个小时赶到江山的;也有当天从金华起个大早赶到的;还有从衢州市区直接一路骑到起点日月村;更有沿途十个村的村民,从家里拖出多年不用的自行车,也来骑游骑游自家门前的风景。
于是,骑行路上,不同年代感的自行车也成了当天活动的一大风景。
衢州学院的25个大学生骑着“死飞”、山地车,在骑行队伍中很拉风;
毛家仓村村民郑仁兴骑的是一辆28寸的黑色老式自行车,看上去已有不少年头,锈迹斑斑。“这辆车已跟我18年了。”郑仁兴说,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先后买了摩托车、电动车,所以自行车就骑得很少了。不过,当他知道有这样一个骑行活动后,就报名参加了,“每个村里只有四个名额,我是其中之一。”
29岁的室内门销售员“小良怕狼”骑的是价值近两万元的公路车,“我是单身、单车、单反,‘三单贵族’,哈哈”;
毛村山头村的郑绍水骑的是一辆绿色的永久牌邮车,他是村里的电工,“家里找不到自行车了,这是从村里借来的。村里的风景原来这么好看。”
还有几个小孩跟着大人一起来4+2,原本的童车,被爸爸麻利地拆掉了两个辅轮,小家伙们也就成了队伍里的“小骑士”;
头天花了近5个小时开着自己的东南菱悦赶到江山的金新儿,一辆汽车就带了四辆自行车——三辆被车顶架固定在车顶,一辆折叠装进后备箱。老金是警校的退休员工,是4+2休闲族中的新兵。“我的车顶架是网上淘的,总共就花了一千多块,自行车折叠的、山地的、公路的一共买了四辆,每辆也只一千来块。”老金说,自己不是“装备控”,“自驾加骑游,我就是为了看风景的,能不掉队就行。”
上一篇:江山代有才“骏”出 钻石赛谢文骏110米栏季军 下一篇:全运会武术散打预赛开打 近300名选手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