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吴喆华)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今天关注:从2013年起,长春市政府决定每年投入3000万元,向全市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子女发放营养午餐补贴,这也是落实“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2013)”的一项重要措施。
榆树市,是由长春市代管的县级市。在榆树,由于资金到位较晚,当地教育局以学期末一次性发放“米面油票”的形式对困难学生进行补助。近日,不少学生家长向央广新闻热线反映,他们兑换米面油通常都比市场价高不少,让这项惠民工程打了不少折扣。
张先生是榆树市实验高中的一名学生家长,最近他拿着面值一张618元的“榆树市低保家庭学生营养午餐”领取劵,来到四季兴粮油有限公司领取米面油。张先生发现,这里的米面油,价格普遍比市场价高了不少。
张先生:大米是180块一袋,豆油是75一桶,我在网上一查40多块钱。学生一天6块钱补助,必须要到那去,不去还不行,你说合理么。豆油是三级转基因豆油,网上批发44一桶,他卖75。
以张先生兑换的“五湖纯香大豆油”来说,这种质量等级为三级,原料为转基因大豆的5升装一桶的油,标价75元。这种在部分超市里仅售50元左右的大豆油,在兑换点身价涨了近50%。而这种大豆油,在鸿源贸易食品有限公司,批发价仅为30元每桶,这么看来,兑换点的利润着实不薄。
鸿源贸易食品:五升的话我们这边最少都是110、120在卖。一箱120?对四桶,一桶30,包运费,发到长春。
四季兴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军否认了高价米面油的说法。
王海军:咱们得通过几道贩子,上别人那去拉去,完了加运费,加增值税发票13%,就差在这。
像这样的米面油兑换点,榆树市共有六个,各家提供的产品并不一样,部分产品当地市面上难觅其踪,无法做价格的横向比较。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二位来兑换点换取米面油的学生家长,有四位家长认为兑换商品价格合理,有八位认为部分商品价格明显偏高。实验中学家长李女士认为,一般低保家庭不会选择价格较高的米面油,兑换点可选择的余地不多。
李女士:我们618块钱吧,米180一块一袋,我领了2桶豆油,2袋大米,3小袋白面。就那几样摆着,你就必须要那几样。
记者:比你平时开销相比怎么样?
李女士:那指定是贵了,市场上大米一百二三的就挺好的了。
记者在榆树市国有实业有限公司兑换点看到,一桶“笨榨香”笨榨大豆油标价75元。记者拨打了包装上的联系电话,在长春地区,这种大豆油的进价是42元,作为针对低保户的兑换品,在榆树加价也超过了50%。
经销商:笨榨香大豆油,42一桶,168一件。
而在榆树市的另一个兑换点任氏粮油经销有限公司,甚至出现了220元一袋的大米。
家长:反正白给的,贵就贵吧,要是花钱买的话,老百姓早就找他了。国家给的零花钱,贵就贵点也不知道上哪说理去。
长春市为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免费午餐补贴,这个惠民项目惠及超过2万8千人。从去年以来,榆树市共有6731名学生享受了营养午餐补贴,以榆树市实验高中为例,困难学生可以享受每人每天6元的补助标准,但这些补助在学期末却变成粮票兑换高价米面油,引起部分家长不满。那么虚高的营养午餐补贴产品,相关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根据长春市教育局、财政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这个针对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免费午餐补贴,要求“按月结算补贴资金,不得将整学期的补贴资金一次性全部支付。”榆树市教育局一位姓潘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财政拨款到位比较晚,学校又无力垫付,榆树市只能选择学期末以米面油的形式一次性发放补贴。
教育局负责人:正常来说,是按月拨付的。这属于拨钱拨的晚,秋季学期的钱,从12月多少号才拨过来。拨过来之后我们马上就召开会,该发的发。
记者:拨的晚不是应先垫么?
教育局:谁能垫起了,一学期297万,现在经费都保证不了,说啥垫付啊,咋垫付啊。
经过公开招投标,榆树市确定了六家粮油企业作为供货商,提供米面油。招标合同里重要的一项就是“米、面、油的价格要低于或等于当时的市场价格,不能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对于兑换点销售高价的米面油,榆树市教育局的一位科长态度明确:
教育局科长:卖那么贵不中,老百姓吃不起那么贵的,尤其是低保家庭的孩子,要是你不能卖平价的,那就取消你资格。
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榆树市教育局姓潘负责人介绍,供货合同是由中标企业和学校签订的,教育局并不参与。
教育局负责人:政府采购办和采购中心跟电视台发公告招标产生这六家。凡是这些东西都是让学校和供货商自己签订合同,我们都不参与,主要是管理,咱也相当谨慎了。
教育局规定,由中标企业和学校谈份额。在企业眼中,免费午餐兑换券就像一块蛋糕,六家中标企业各自能分到多大,还得看学校的眼色。以实验高中为例,免费午餐兑换券就分给了三家企业。一位了解内情的粮油店老板说,这样的规定,考验企业和学校的“关系”。
粮油店老板:起码招标得公平吧,我们六家都招上了,你得平均分发一下吧,他不是,给你16个学校你自己去找去吧。这存在不存在别的,咱不知道,人家关系网好,就招的多。
中标企业抱怨成本高,彼此之间抢生意,而学生家长则担心,发生的种种成本,最终都是低保家庭买了单。每天6块钱的补助,家长还是希望能够更直接的得到实惠。
家长:应该给孩子直接打到饭卡里,或者直接给市场价,市场多少钱,你合多少钱就中,他肯定高于市场价。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