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昨日,娄底新化老篾匠曾建国和儿子曾志龙向众人展示一幅他们编的《兰亭序》。它长156厘米,宽66厘米,文字虽然不是行书体,但却是他们独创的“竹篾体”,引得观众啧啧赞叹。
曾建国70岁,他的篾匠活在当地很有名。“父亲十多岁就跟师傅学竹篾手艺,原来主要做一些团筛、晒垫等农村日常用品。”儿子曾志龙介绍,上世纪80年代,曾建国尝试在竹器上编织汉字,并组成大块文章。曾志龙今年40岁,为了父亲的竹编艺术,他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乡跟着父亲学起了篾匠。
梅山竹编工艺源于传统的“福禄寿喜”编法。曾志龙解释,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行革新,吸收了甲骨文、篆书、广告体等精华,创造了一种“竹篾体”汉字,由横竖笔画构成,字体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
在用竹篾编制了一些作品后,曾建国父子着手编制《兰亭序》。《兰亭序》全篇三百二十四字,要用一条条纤细的黑色竹篾构成其中文字的不同笔画,难度可想而知。
从构思、设计、破竹、编织,曾建国父子耗费一年多时间,仅曾建国编织就费了两个半月、数千块竹片。黑篾和青篾的交织运用,慢慢形成了一幅精美的竹编书法作品。2007年9月,这幅竹编《兰亭序》亮相(广州)国际竹藤产业博览会,标价180万元,引起全场轰动,后又获得中国竹产品业协会金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曾氏父子被邀请在湖南展馆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