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盐资源丰富,是我国湖盐主要资源产区之一。全疆各地除伊犁河谷外都有盐资源,共有可工业开采的大小盐矿点200余处。目前,已探明盐的储量高达500亿吨。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盐资源大区,一些群众因食用私盐导致“大脖子病”时有发生,这与私盐里缺少有“智力元素”之称的碘有关,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贩卖私盐违法行为的多发。
私盐危害不可小觑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盐务局了解到,新疆自然环境中缺碘的土盐分布十分广泛,且极易开采,这给私盐贩销创造了几乎不带成本的便利条件。另外,受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在南疆地区,长期以来,当地群众有食用土盐的习俗。
新疆盐务局盐政处副处长任锋告诉记者,尽管这些年新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盐业管理地方性法规,但由于种种原因,私盐贩销在新疆区内依旧屡禁不止。并且,涉盐违法犯罪有抬头之势,越来越呈现团伙化、家族化、规模化等特点。
据介绍,私盐尤其是未经加工的粗盐、土盐,不但不含碘,反而含有硝酸钠、硫酸钠等有害物质,绝对不能食用。涉盐违法犯罪分子贪图暴利,不择手段地贩销无碘盐、不合格碘盐和非食用盐等,有的还将这些私盐作为食盐使用,用于食品加工业和餐饮服务业,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绝不可小觑。
贩卖私盐“暴利”十足
据新疆盐政执法总队总队长于德洋介绍,私盐危害巨大,早在2009年,针对新疆盐业市场实际情况,新疆盐务局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堵源头、端窝点、打网络”专项行动上来。从2003年至2012年10月,全区共查处各类涉盐违法案件18673件,查获各类违法盐产品42417.9155余吨,依法对7起涉盐违法大案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其中14人被判刑。
记者从中盐新疆盐业有限公司了解到,去年针对新疆喀什地区盐业市场私盐泛滥等问题,新疆盐政执法部门成立了南疆片区联合执法检查组,共查处3起贩销私盐案件,共查获私盐460吨。案情之复杂、涉案私盐数量之多可谓触目惊心。
据介绍,在这些案件的查处过程中,新疆盐政执法人员发现,不少案犯是惯犯,屡抓屡犯;有的案犯贩卖私盐时间长达十多年,形成了自己复杂的销售网络;一些案犯从盐矿把私盐拉到集贸市场公开叫卖,每公斤1.5元。每当工商、盐务等部门对私盐查得较紧时,私盐贩子就格外谨慎。而这些私盐基本上都来自新疆区内数以百计、大大小小天然的盐矿点。
事实上,这些年在打击私盐的贩销、无证经营、跨区域销售等涉盐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并不只有盐政部门一家在孤军作战。
记者走访新疆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等部门获知,新疆乱采滥挖、贩运私盐的现象的确较为普遍。为了防止一些地区“大脖子病”发病率出现大幅反弹,同时为了铲除私盐泛滥、偷采加工销售等问题,这些年,新疆多部门经常联手开展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私盐交易,查禁非食用盐、无碘盐和不合格碘盐流入食盐市场。
即便如此,私盐贩销活动在新疆区内依旧长期存在。对此,新疆盐务局相关人士认为,贩运销售私盐获得的利润可用“暴利”来形容,这正是私盐贩子铤而走险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打击私盐贩子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整顿市场任重道远
据任锋介绍,由于新疆食盐市场鱼龙混杂,存在“到不了、追不上、打不着、逃跑多”等问题,因此,新疆盐业市场的整顿任重道远。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新疆盐务局连续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召开土盐治理专题会议,集中力量对南疆土盐开展专项整治,严禁私采乱挖土盐。同时对这些地区土盐分布情况进行摸底,确定土盐重点县、乡阶段治理目标。通过这些举措,这些地区各族群众的碘盐食用率明显提高。目前,喀什地区92%的农村人口和98%的城镇人口告别了土盐。
今年10月,新疆自治区盐务局在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一次盐业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这次打击私盐行动,注重追根溯源,惩处严厉。虽说涉盐违法当事人手段狡猾隐蔽,人货分离,但在盐政执法部门强有力的攻势下,涉盐违法当事人及销售网络被一举查获。
多家盐政执法部门认为,围剿私盐,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项整治很重要,而加大日常的监管力度,也同样非常重要和必要。但现实情况是,新疆盐务等部门对私盐的日常监管力量还较为薄弱。
总结多年打击私盐的经验,新疆盐政执法部门认识到,打击私盐和预防碘缺乏病,单靠盐务等部门行政执法远远不够;要想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必须强化广大群众自身的防范意识,自觉不买私盐、踊跃举报私盐商贩,构筑一道全民防范私盐的“防火墙”。
私盐之害显而易见,新疆盐务局盐政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应自觉购买统一供应的小袋加碘精制盐,不要贪图便宜购买私盐。为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盐政执法人员鼓励知情者积极举报私盐、劣质盐、无碘盐制售、运输行为。经盐务等部门查获落实后,会给予举报者相应的奖励。(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于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