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正文

大学宿舍熄灯制度引激辩 过半调查者支持废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李叶可制作了一系列海报质疑清华宿舍熄灯制度。

  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李叶可在网上制作了一系列以“不熄灯”为主题的海报,希望学校结束宿舍熄灯制度,此举引起全国大学生热议。一名学生近日在网上发起的“你赞成废除寝室熄灯制度吗”的调查显示,八千多名参与者中有57.6%选择“赞成”。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北大、清华等高校就已实行宿舍熄灯制度,北京有很多高校都实行宿舍熄灯制度,且“熄灯”即“断电”。

  在高校管理者看来,熄灯制度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缓解学生作息不一致引发的矛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但部分学生认为,这一规定侵犯了学生权益,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主张废除。

  有教育学者指出,大学生熬夜、沉迷于网络的现象确实让高校管理者十分担忧,设立熄灯制度的初衷是为学生着想。但这种“一刀切”的简单规定,似乎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建议高校利用其他渠道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北京多数高校熄灯断电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实行熄灯制度,熄灯即意味着宿舍断电。但是各高校的熄灯时间和范围有所不同:熄灯时间大多集中在晚11点到12点,很多高校周五、周六,节假日,临考试期间不熄灯,也有高校只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将熄灯时间延迟一小时。还有的高校为方便学生吹电扇或空调,夏天不熄灯;从受众范围看,多数高校只针对本科生实行熄灯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高校在教学楼或宿舍楼内有通宵教室、活动室,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

  “我80年代在这儿上学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实行熄灯制度了。这期间有过一些调整,但熄灯制度一直保留了下来。”北京某高校后勤处何老师认为,与二十多年前相比,熄灯制度在当下尤其有着重要作用。“现在的学生个性都比较强,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很多。而且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通宵打游戏或看电影的现象很常见。晚上不睡,早晨就起不来,上课打瞌睡,严重影响了学习。宿舍断电会对学生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类似现象。”何老师的看法,在高校管理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样的,从记者采访的学生情况看,很多人也是熄灯制度的拥护者。北京邮电大学博二学生小徐认为,熄灯制度确实为起夜带来不便,要是突然遇到什么急事需要用电也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说来,这项制度还是合理的。“就我观察,不熄灯不断电的时候,极少有人把时间用来学习,大部分人都是通宵打游戏或者看电影、电视剧,往往一个人这样,其他人也不得不这样。我觉得,熄灯对不自律的学生来讲是一种约束,对自律的学生则不会有什么影响。”

  复旦等高校已取消熄灯制

  当然,国内也有一些高校是只熄灯不断电,或者没有熄灯制度。据了解,南京大学这个学期对本科生开始实行熄灯不断电政策。据该校本科生辅导员张老师介绍,学校实行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按时作息。宿舍大灯熄灭,就好像是一个闹铃,提醒学生该休息了。“以前学生因为作息时间不一样,产生的矛盾挺多的。熄灯不断电措施实行之后,学生的反映不是很强烈。”

  同样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目前也实行熄灯不断电政策。“现在学生的电子产品比较多,对电的依赖性比较大,而且学校宿舍也装了空调,所以就没有断电。”东南大学辅导员刘老师说,学生上网、玩游戏很容易忽略时间,玩到很晚。熄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休息的提示,即使不休息,也应该处于安静的状态。

  而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则没有采取熄灯制度。据复旦大学的陶老师介绍,学校过去有老公寓楼因为电路老化,出于安全考虑采取了断电政策。但电路进行改造之后,复旦大学所有宿舍都是不熄灯不断电的。

  “大学生大都是成年人了,我们也会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成年人就应该有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再接受被动的管理。学生的自理能力越晚学会越不好。所以,复旦并没有采取熄灯断电的措施。”陶老师说,复旦的学生也存在宿舍矛盾、沉迷于网络等问题,但学校会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解决,比如开学时辅导员就会给予学生提醒和建议,发生矛盾后通过辅导员进行调节,寻找解决的措施,实在不行学生可以调换宿舍。复旦还成立了网虫特训营,来帮助有网瘾的学生。

  学生做法

  清华学生质疑熄灯制

  最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李叶可在网上对清华宿舍熄灯制度的公开质疑,使她在学校里一时成了名人。

  “我们宿舍四个人一直很苦恼学校的熄灯(断电)制度,也打算通过一个途径来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10月7日那晚,我和宿舍的同学都被作业折磨得够呛,突然想到今晚开始熄灯,那个悲伤啊。我性子比较急,就抽空做了第一张"清华能不能不熄灯"的海报放到人人网上。”李叶可说。

  李叶可质疑学校熄灯制度的言论和行为,引来了很多的支持者,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对李叶可开始了质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利用晚上那段时间呢?更有人说,“说改就改,凭什么让清华大学被你改变?”

  针对这些质疑,李叶可解释,美院经常会有一些大作业,白天做不完,需要晚上熬夜,而这些作业时常要用到台式机渲图。清华美院和建院可以通宵自习,但离宿舍都比较远,对女生来讲也不安全,快到冬天了也比较冷。

  “其实,我也很喜欢睡觉,只是有时确实需要加班做点事情,对学美术的人来讲,夜晚也是灵感迸发的时候。在电子设备普及化的今天,没有电会很不方便。”李叶可说,自己并不反对熄灯,但可不可以不断电,哪怕中厅(两间宿舍之间的一个房间)供电也可以。

  事实上,在李叶可之前,也曾有学生向学校后勤部门反映过类似问题,但工作回复,熄灯制度是学校经方案调研、征求意见等程序后开会确定的。主要是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从入学开始便倡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障同学健康成长,希望同学理解。

  辩论

  大学宿舍是否应该熄灯?

  正方 大学宿舍应该熄灯

  一辩: 刘畅,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

  我赞成学校实施熄灯制度,首先,很多高校是不对学生另收电费的,这也导致宿舍中浪费电的现象十分突出,比如宿舍的人不睡觉,大灯就一直亮到半夜,有的学生睡觉也不关电脑。实行熄灯(断电)制度后,就可以杜绝学生浪费电的现象,也符合当下建立节约社会的大趋势。

  二辩: 小徐,北京邮电大学博二学生

  我认为实行熄灯制度有利于解决宿舍成员作息时间不一致的矛盾。在宿舍中,大家是彼此共享时间和空间的。有的学生习惯晚睡,凌晨之后还玩电脑,虽然他可能尽量保持安静了。但夜深人静之后,电脑运转的声音、键盘声、鼠标声,还是会影响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有时也不好再要求别人关掉电脑。断电之后,大家都睡觉,这种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三辩: 刘老师,东南大学辅导员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黑白颠倒,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有些学生甚至逃课,这在高校中是屡见不鲜的。此外,熬夜等行为对学生的身体也是很大伤害,不少学生从大学时代身体状况就开始下滑。实行熄灯制度,对学生的作息有一个约束,可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辩: 张老师,北京某高校后勤处工作人员

  大学生尤其大学新生往往没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上大学之后很容易放纵自己,熬夜打游戏、上网,耽误学业,也影响了身体。实行熄灯制度,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也一定程度减少了宿舍的矛盾,所以实行熄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反方 大学宿舍不应该熄灯

  一辩: 高翔,河北大学毕业生

  如果说几十年前实行熄灯制度,有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需要,那么,现在还谈节约能源就有点过了。节约能源可以向学生宣传,只靠拉闸解决不了浪费的问题,宿舍有电的时候照样可以浪费。如果真为节约能源,倒不如每天都限时供电,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辩: 李叶可,清华大学大三学生

  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之所以支持不熄灯,不是因为不想睡觉,而是每个人睡觉的效率是不同的,不可否认人们的睡觉效率有高有低,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睡7个小时,并不是每个人工作效率最高点都在白天,并不是每个人做功课的时间和功课量都一样。我只是诚恳地希望学校能考虑周全再做些改变,改变并不意味着极端。而且晚上做事情也可以做到不打扰别人。

  三辩: 小武,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

  熄灯并不一定就代表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就能有一个好身体。学生要是不想睡觉,熄灯断电也不能阻止他们,电脑、手机、ipad,有上两样差不多就能熬到天亮了。这种政策反而给真正需要用电的学生造成不便。我认为根本上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其自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强制性管理是简单粗暴的。

  四辩: 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我比较倾向不要采取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首先,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可能牺牲的是其他人的利益。其次,国内还有一些大学是不熄灯的,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出现严重的宿舍问题了,学生是不是就出现大问题了?我看一些不熄灯的大学城,也没有出现这些情况。所以,出现问题就要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宿舍矛盾可以用劝告、订立契约的方法来解决,并不一定要用这种熄灯的方式。

  熄灯不睡做什么

  高校的宿舍熄灯制度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对住集体宿舍的大学生来讲,熄灯之后的卧聊也成为很多人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那么,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在熄灯之后都做什么呢?

  50年代

  熄了灯就睡觉

  1955年,朱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在他的印象里,那时的北大就跟军队似的,有着比较严格的作息时间。“10点半熄灯,6点起床,6点半吃饭……学校对于时间都有严格规定,学生都要遵守,无一例外。”朱先生说,熄灯之后宿舍的人就都睡觉了,很少闲聊。

  而同样1955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黄汇女士,也记得那时学校里有作息时间表,晚上10点熄灯,不过她经常“开夜车”,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宿舍。

  “我们那时候不是学校统一熄灯,学校打铃之后,学生们就把宿舍的灯都关掉了,很自觉。”黄女士回忆,她“开夜车”都是因为白天做不完作业,不得不在晚上加班加点。以前的图书馆和建筑系的楼里都可以“开夜车”。“写完作业之后,我们就轻轻地走进宿舍楼,回去就直接睡觉了。”

  80年代

  每晚都有“卧谈会”

  到了80年代,大学里依旧有熄灯的规定,而且除了熄灯,还有很多约束。“不许谈恋爱,不许留长发,不许穿奇装异服,比现在的大学约束更多,但学生们也都被压制惯了,很少有反抗的。”严先生1981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住进了6人间的宿舍。“我们那时候晚上10点半熄灯,一个星期出两次早操。”

  严先生说,那个时代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多数学生在家也都没有自己的房间,所以住集体宿舍之后,大家也很习惯,都相互迁就,宿舍里一般也不会有很多矛盾。“那个时代,人们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不过,那时熄灯之后最有趣的就是卧谈会了。“10点多睡觉,谁也睡不着。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刚入学时就各自谈谈家乡的事情,随着彼此熟悉,谈论的话题也逐渐深入,谈专业,谈理想,谈女生。卧谈会似乎成了每天晚上的节目。开始谈论时,大家都比较热烈,慢慢地说话的人就开始少了,最后大家就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

  00年代

  网聊、游戏开Party

  石建华2005年考入北京某高校中文系,他上学时笔记本电脑在大学生中间已经比较普及,到了大一下学期,基本上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让石建华印象深刻的是,到了晚上10点多钟,宿舍的同学基本都从外面回来了,然后每个人坐在自己的床上,打开电脑,上网、打游戏或者看电影。有时各干各的,有时也会聚在一起。

  熄灯之后,大家继续对着电脑,脸在黑暗中闪着光。“可以说熄灯之后,大家才开始活跃起来。附近宿舍的门都敞开了,只有台式机的同学这时就会跑过来串门,找个同学一起聊聊天,或者看看电影。还有的学生拿电脑到一楼的大厅去看,有的学生则会去水房洗衣服。”

  大概到了一点多,宿舍同学开始陆续去洗漱,已经躺下的同学则开始找人聊天,一般到两三点,大家才会都睡觉。

  “我们宿舍的人大都睡得比较晚。我下铺的同学,一直想早睡,但别人不睡他也睡不着。后来他主动申请调出去了。”

  石建华回忆,熄灯后他们曾经在宿舍里开party,大家用笔记本放着音乐,又唱又跳,一起把酒言欢,不时还会有其他宿舍的人加入。最后,因声响太大惊动了楼管,被迫叫停。

  “我们宿舍有好几个足球迷,有一年欧洲杯,他们预备了三台电脑,半夜爬起来看球赛。虽然想尽量保持安静,但看到精彩射门时,还是忍不住喊出声来,最后睡觉的人也都被吵醒了,索性就和他们一起看到天亮。”石建华说,这些听起来不靠谱的事,却成了他大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10/28/content_473387.htm?div=-1 report 666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李叶可制作了一系列海报质疑清华宿舍熄灯制度。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李叶可在网上制作了一系列以“不熄灯”为主题的海报,希望学校结束
(责任编辑:UN606) 原标题:大学生“被熄灯”引发的争论(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