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在沈阳浑南辽宁省档案馆新馆清代皇家档案展厅,一份《康熙立储遗诏》表明,遗诏立四子胤禛(雍正)为储君。
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8月29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对此给出了答案:没篡位。
当天,记者看到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康熙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
辽宁省档案馆专家介绍,雍正即位后,始建秘密立储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死后取出,昭告天下。这份诏书完全可以证明雍正的合法身份。因为传位诏书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而清代汉文诏书中用的都是繁体字,“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远,难以更改。
清玉牒是中国唯一系统保存至今的清朝皇族家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清代顺治至光绪各朝26次纂修的玉牒共1133册。当日记者见到“玉牒”中关于多尔衮的罕见记载。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军入关后真正的统治者。顺治继位后,他辅佐幼帝,先后被封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9岁去世,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仅一个月后,又被追论谋逆罪削去爵位封号,从玉牒内除名。直到100多年后,乾隆皇帝为其平反,将其补入玉牒,并评论其“定国开基,成统一之业,厥功最著。”
此外,记者还在“玉牒”中看到了“康熙三十七年东巡盛京内务府备办菜肴一览表”:猪油炒白菜、猪油炒芹菜、猪油炒胡萝卜、酱烧茄子、韭菜盒子、水焯白菜等,了解了康熙帝出巡的饮食情况。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