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正文

迟到的忏悔:老人为文革中的行为道歉

广东汕头,塔园内的屏风纪念墙,这里是中国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

  河北邯郸的退休宣传干部宋继超,第三次决定向老师道歉。

  当年,红卫兵让他揭发“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初中语文老师郭楷,这个少年脱口而出三条“罪证”,用他的话说,就像背后刺中老师的“三支冷箭”。批斗时,郭老师的耳朵差点都被撕下来。

  这些年,宋继超一直想找机会给老师道个歉。第一次,话到嘴边没说出口;第二次,写了篇文章投给报社,没能发表。如今,老师早已去世,宋继超也退休了,可64岁的他依然放不下这件事。

  59岁的张红兵也因一次揭发而背负沉重的心理枷锁。“文革”中,他和父亲向军代表检举母亲的“反动言论”,导致母亲被枪毙。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4年前才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因为“想逃却无处可逃,必须面对”。

  这个夏天,将道歉公之于众的,不只一个人。6月中旬的一天,宋继超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相识的报纸评论版编辑约稿,请他谈谈对一条新闻的看法。新闻中的主人公是61岁的山东老人刘伯勤,他在杂志上花钱刊登了一则广告,向“文革”中被自己批斗、抄过家的校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公开道歉。

  “看到老刘写的这个,我感觉也得马上写一篇!”邯郸炎热的中午,宋继超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拍着大腿激动地说。他怕再错过机会,当时直接在邮箱里回复:“我也想道个歉,最想跟初中时的语文老师郭楷说声对不起……”

  一周后,湖南的温庆福、山东的卢嘉善、福建的雷英郎在报纸上分别向“文革”中伤害过的人道歉。这些毫不相识的老人,都曾在“文革”中有过非理性的选择,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后,现在他们又作出了同样的选择—道歉。

  虽有“文革”大环境裹挟之因,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泯

  揭发初中老师这件事,就连和宋继超是初中同学的妻子,也不大清楚。和老同学们聊天儿时,大家也会说起当年的事,哪个老师被斗啦,要么就是“大串联”时有意思的事,“都是能上桌面的”。

  不过,只要提到郭老师,宋继超就觉得良心不安。有些话憋在他心里,已经“倒来倒去不知道多少遍”。

  在宋继超的印象里,语文老师郭楷又瘦又矮,说话带着浓重的邻县口音,但他上课风趣,很受学生欢迎。这个地主的儿子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为了追求进步,在纸上写下“毛主席万岁”几个字,做成幻灯片投射到村里的土墙上,爬上梯子一笔一笔描成大标语。

  那时,宋继超经常和七八个同学挤在老师的宿舍里“开小灶”。郭楷曾用3个周末,讲“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到“知识就是力量”时,他说知识不一定是学历和文凭,学历高的人只能当谋士,学历不高的人却能当领袖;他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人生道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可以主动要求上山下乡。

  这三件事,成为宋继超日后揭发老师的“罪证”。许多年后,他在自己写的小说和散文里忏悔,但一直没能让老师听到,也没有机会公布。

  “老刘等于提出一个课题。”宋继超亲切地称呼着远方那个陌生的同龄人,“我们现在懂得人性和良知了,也得回头看看自己当年有多幼稚。”

  刘伯勤是这些人中第一个在报纸上刊登道歉广告的。今年年初,他少有地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见到当年被他抄家的“黑五类”同学,还是会不好意思。

  《南方都市报》还原了那次聚会的一些细节。“说句良心话,我对不起他们。我真想见见他们,给他们道歉。”饭桌上,刘伯勤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几个月后,他在《炎黄春秋》杂志上刊登了道歉广告。“垂老之年沉痛反思,虽有‘文革’大环境裹挟之因,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泯”,他这样写道。

  这句话让1000多公里外长沙的温庆福很有感触。今年2月,他也写了篇博客,向自己伤害过的同事和老师道歉,并把文章投给《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其实我的道歉心存很久,良心的责备是主要的。”67岁的他说。

  编辑邹东锋一直寻找合适的刊发时间。类似的来稿非常罕见,他想把这类文章集纳成主题,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刘伯勤刊发的道歉广告成为一个契机,他马上在读者QQ群里发布征稿启事,山东和福建的两位老人发来邮件。

  邹东锋还为这三篇文章写了段编者按:“对于‘文革’,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什么,而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其实,这份歉疚在亲历者心中,不是没有,而是缺乏公开的勇气。在我们收录的这份忏悔录中,这一句道歉,来得也颇为沉重!”

  沉重的记忆始于1966年。11月的一天,“文革”积极分子宋继超正在高中教室里编《红色造反兵团报》,三四个红卫兵突然走了进来。

  “郭楷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在学校已经被批斗了,你当年是他最熟悉的学生,你应该最知道他的问题,希望你积极揭发。”红卫兵说。

  “那我给你说几个事吧。”当时,高中的山墙上已经贴满批斗老师的大字报,宋继超“脑子一热”,觉得郭楷确实也有问题。他把老师说过的那三句话,曲解为“替彭德怀喊冤叫屈;诬蔑伟大领袖,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歪曲领袖指示,贬低上山下乡的革命行动”。说完,他还摁了手印。

  “你再好好想想,有事再跟我们说。”红卫兵满意地走了。没过多久,宋继超听说,郭楷被揪上批斗台,脖子上挂着很重的牌子,耳朵也被撕流血了。

  “我说的三条非常要害,把郭老师害苦了。”回忆到这里,宋继超讪讪地笑了。可在当时,他只是觉得,“不应该揪人家的耳朵”。

  那时,宋继超的同龄人都在“闹革命”。温庆福贴出了炮打学校党支部负责人的大字报,还带人抄了同事的家。刘伯勤和一群人闯进“黑五类”同学家,摔碎了同学奶奶的照片,没收了相框后面藏着的200元现金。

  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们心中一个“过不去的坎”。

  “现在总结回顾‘文革’,大都是要求解密上层内幕。其实,全民总结历史,把自己摆进去很有必要。为什么在同样大环境下,每个人表现不一?”温庆福说。

  这就像个疮疤似的,揭是不揭?

  1984年,听说郭楷因脑血栓住进邯郸的医院,已经是军官的宋继超拎着苹果,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看他。

  早在十几年前,宋继超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当时,宋继超所在的派别夺权失败,他离开家去当了兵。1971年,部队突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打好背包准备出发,晚上还要站岗巡逻。

  战友们都在猜出了什么事,直到国庆节后才正式传达了中央文件,“副统帅”林彪外逃,坠机于蒙古温都尔汗。

  宋继超听了大吃一惊,很长时间拧不过弯儿来。“心里觉得挺没意思的,我积极搞运动最后落了个‘失败’,林彪成了叛国者,历史开了大玩笑!我醒悟了,简直太可笑了,想起自己揭发郭老师的事情,太可恶了!觉得自己很可恨,怎么那么傻呢,那么狂热呢?”

  宋继超开始想了解郭楷的近况,可他不敢回母校,只能悄悄向同学打听老师的消息。他听说郭老师渡过了难关,已经回学校继续教课了,又听说郭老师身体很虚弱,还患上了多种慢性病。他想找机会跟老师解释那件事,这么一等就是十几年。

  实际上,“文革”结束不久后,道歉就开始了。一位觉得良心不安,曾有过道歉行为,但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一再出现在媒体上的老人回忆:“一开始说要考试时,我们就去找老师业余教我们。那时我们就道过歉,‘老师,过去你别放在心里’。我看到我们学校一个比我大几年级的学生,回学校进门见老师就鞠躬道歉。”

  宋继超也听说,“文革”刚结束,高中一个打过人的同学就去老师家登门道歉,可老师却只是冷淡地说:“我不需要你道歉,你走吧。”

  “老师可能认为他人品不好,道歉是装模作样。”宋继超分析,都在一个城市里,有人怕老师找后账,所以主动去道歉,尤其列入“打砸抢”的,属于清理对象,怕别人举报,更得小心了。

  宋继超说自己没有打过人。但去医院之前,他一直犹豫,这件事到底是说好,还是不说好。其实,他已经组织好了语言:“当时我光想造反昏了头了,扭曲事实,上纲上线,胡说八道。”

  可走进病房,看到躺在床上的郭楷,那个曾经写诗、玩音乐、爱打篮球的青年教师,已经变成一个瘦弱的“小老头”时,宋继超只叫了一句“郭老师”,眼泪就掉下来。

  “什么也不用说,你们能来看老师,老师就最高兴啦。”尽管只有50岁,可中风摔了一跤之后,郭楷说话已经有点不流利了。他看着曾经最得意的学生、已经有点秃顶的宋继超问:“你在部队怎么样啊,好好干,继续多写文章。”

  这时,距离他们上一次相见,已经过了18年。

  坐在病床旁边,看着郭楷虚弱的样子,宋继超觉得自己就是加害老师的其中一人。可直到老师出院,道歉的话也没说出口。“老师没说这个事,同学们在旁边问怎么治疗,我单独解释,太突兀了。这个事好像疮疤似的,揭是不揭?他住院时谁也没揭,后来就没机会了。”

  回到部队后,宋继超以自己和老师为原型,写了篇小说,名为《在老师病床前》,但一直没机会发表。故事最后,主人公说:“但愿老师早日康复,健康长寿。”

  在那个世界里,他还是没能把道歉的话说出口。

  山东蓬莱,刚刚成为一名邮递员的卢嘉善也失去了这个机会。同样是在1984年,他和小学老师在街上重逢,退休的老师推着自行车卖雪糕贴补点家用。“文革”时,卢嘉善揭发老师体罚同学、用教鞭打肿了学生的手掌,说完,他朝老师踢了两脚。

  “那时必须得发言,不发言就不能加入红小兵。”电话里,卢嘉善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卢嘉善掏出10元钱想塞给老师,可老师硬是不要。提起这段往事,年过六旬的老师摇了摇头说:“老了,什么事都不记得了,那时你们都是毛头孩,谁还没有点脾气?关键是现在你们长大了,能挣钱养家糊口,很不错了。”

  卢嘉善不知道该说什么,他退后两步,对着老师鞠了一躬。

  延伸阅读: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3-08/14/nw.D110000zgqnb_20130814_1-12.htm report 11911 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泯广东汕头,塔园内的屏风纪念墙,这里是中国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  河北邯郸的退休宣传干部宋继超,第三次决定向老师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