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放屁、咳嗽、呼吸、眨眼、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小动作”我们每天都在做,有的几乎完全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日复一日在那里全自动运行。可你想过吗?其实这些“小动作”里包含的学问可不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整理自《你的脸皮有多厚》
放屁、呼吸、咳嗽、眨眼、打喷嚏……
小动作大能量
160
km/h
小动作1:呼吸
人一生呼吸掉
4亿升空气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静止不动时,普通成人每分钟呼吸15~20次,如果取中间值18次来计算,一天为26000次,一年为950万次,活到80岁,这辈子就呼吸了约8亿次。成人一次的呼吸量约为500毫升,一生(以80年计算)就高达4亿升。
肺活量就是尽可能多吸空气,或尽可能多吐出空气所能达到的量。一般一次呼吸量为500毫升,努力一点,可多吸入1500~2000毫升的空气,这就是储备吸气量。吐气与吸气一样的道理。储备吸气量、普通呼吸量、储备呼气量三者合计称为肺活量。平均而言,成年男性肺活量为3500~4000毫升,女性为2500~3500毫升。
小动作2:打喷嚏
喷嚏时速堪比跑车,可高达160公里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英国的唐娜·葛瑞菲丝(1969年生)从1981年1月13日到1983年9月16日总计977日之间,持续打着喷嚏。据推测,她在第一年大约打了100万次喷嚏,一分钟内大约要打2次。
打喷嚏是为了要驱走黏附在鼻腔黏膜上的有害物质而产生的防卫反应。在空气中,混杂着尘埃、细菌、化学物质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若是进入肺部,会形成呼吸障碍。侵入鼻子的异物,会被鼻腔黏膜黏住,再通过鼻腔纤毛的动作(蠕动),将异物运往鼻孔的方向。当异物再度侵入鼻腔,而又附着在鼻腔黏膜上时,则会刺激鼻腔。当刺激的感觉传入脑部,为了将异物排出体外,脑就会命令鼻子大量吸气后,再一口气将空气送出。这就是所谓的喷嚏,此时所产生的气流,时速可高达160千米。也就是说,喷嚏如果能上高速裸奔,按照交通法规,那绝对是超速了。好在,速度虽然惊人,但“行驶”时间极为短暂,倒也没啥危险性。
小动作3:放屁
忍住不放的屁去哪儿了?
屁,是由与食物一起吞下的空气和因肠内细菌作用使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气体,再加上经由血管内血液流到肠内的气体所组成的。屁的量及成分与食物的内容、肠内细菌活动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等有关,健康的成年人,一天放屁的量为400~2000毫升。
构成屁的物质超过400种以上。主要成分氮占60%~70%,氢10%~20%,二氧化碳10%,其他还有氧气、甲烷、氨、硫化氢、粪臭素、吲哚、脂肪酸、甲硫醇等成分。
俗话说:“放屁、生疮、生孩子不用选地方。”屁积存在体内并没有好处,不过应该避免在别人面前放屁。唾液、痰、鼻屎、耳垢、大小便、屁,这些由体内排出的东西,都让人有着莫名的厌恶。
话说回来,忍住不放的屁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憋住的屁,会经由大肠黏膜的毛细血管被血液吸收。屁的量一多,还会逆吸收至小肠,而在小肠中也同样是被血液吸收。进入血液的屁,会循环到全身,然后,一部分被肾脏处理,形成尿液的成分;一部分经由各种组织代谢;一部分运送到肺,混在呼气中通过口鼻排出。
小动作4:咳嗽
一次咳嗽的耗能让一瓦灯泡亮8秒
黏液(痰)包覆着异物,借助纤毛运动送到口腔,通常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吞入腹中,不过有时候也会发生含有异物的黏液(痰)卡在咽喉时,光靠纤毛运动无法排出的状况。当痰卡在咽喉,会刺激该部位的感觉神经,引发排出黏液的反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咳嗽。
咳嗽是将黏液(痰)吐出的动作。但感冒时也会咳嗽,这是由于气管的黏膜发炎,分泌过多黏液,囤积后刺激到支气管的感觉神经。
由于是要将卡在咽喉的痰吐出,因此咳嗽也要花相当的力气。咳嗽产生的气流速度在声门附近可达每秒50~120米,比起台风毫不逊色。每次咳嗽都会消耗8.38焦的热量(相当于一个一瓦的灯泡亮8.38秒),重复咳嗽几次,相当消耗体力。
所以一个经常咳嗽的人,十有八九是瘦子,也是因为体力消耗得太多。
小动作5:眨眼
两眼所见视野为200度
在赛马场上奔驰的马儿之中,有一些马的眼睛被遮盖起来,遮盖马眼的器具,称为“遮眼革”。马的眼睛在脸(头)部的两侧,视野非常宽广,大约可以环顾350度的周围环境;然而对赛马而言,视野宽广有时候并非好事。因为宽广的视野,会让旁边及后方追来的对手进入眼帘,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给赛马套上遮眼革,来限制它的视野。
人类在动物之中属于视野较为宽广的,但还是输给马和狗。以单眼而论,人类左右方的视野大约为160度,两眼同视可以看见200度左右的范围。至于上下方的视野,上方为50度、下方为70度,合计约120度。左右200度的视野大约也可以看见一点点斜后方的事物。
然而当我们正在开车或做其他类似的事情时,视野会变得非常狭窄。例如,以时速60千米开车行进时,视野会减少到30度,若时速增加到100千米,则会低到只剩10度。
小动作6:思考
脑是“大胃王”,还爱“挑食”
不管是努力思考,还是闲着发呆,其实我们的大脑一秒钟也不曾歇过。
脑部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却是个“大胃王”。到底胃口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从脑部的血液流量占全身血液流量的15%就可见一斑。氧气经由血液送达全身,而脑部消耗的氧气就占了20%。
以热量来说,成年男子的脑部一天大约消耗2100千焦,占整体消耗量的20%。人体的重量大概一半来自肌肉,脑部的重量不过占了2%左右,却与占了一半体重的肌肉消耗掉的热量相同。
脑部以葡萄糖作为日常运作的能量来源。身体的其他部位,几乎都是以蛋白质、脂质、糖类等三大营养素作为热量来源,并不能像脑部一样只靠葡萄糖维持。
所以说脑不但是个“大胃王”,还是个“偏食者”。
脑时钟是一天25小时
人类的脑也有个时钟,但却是一天25小时,这就是所谓的体内时钟或称生物时钟。
大多数的生物都具有在一定的周期内活动的规律,对于人而言,这个规律就是一天25小时。根据这种规律而形成的体内时钟,以人类为首的哺乳类都存在于头脑之中。
更准确地说,体内时钟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这个部位有10个基因担任计时的功能,其中负责发振器的基因由特定的蛋白质所合成,根据分解的规律来调整发振器的开关,因而产生了生物时钟25小时的周期。
但是人类实际生活中却是24小时的周期,所以,我们其实是在强迫自己的脑去配合这样的时间节奏而生活的。
小动作7:掏耳朵
东方人的耳垢干,西方人的湿
耳朵痒的时候,人往往会下意识挠挠,或者干脆掏一掏。耳朵的入口到鼓膜的距离,成人约为2.5厘米,这个部位称为外耳道。外耳道并非笔直,而是往斜上方延伸。耳朵入口附近的皮肤有很多皮脂腺与汗腺,其分泌物就是耳垢。因此在清理耳垢的时候,只要把耳朵入口附近的地方清干净即可,没必要深入到耳朵深处。
耳垢分为两种,一种是色深带有黏性,另一种则是色浅呈干粉状。前者称为“湿型耳”或“蜜蜡耳”,后者称“干型耳”或“米糠耳”。东方人以干型耳居多,而西方人则以湿型耳为主。
外耳道的汗腺含有蛋白质及脂质,称之为“泌离分泌”。泌离分泌发达,就会形成湿型耳垢。耳垢的干湿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出生时是干耳型的话,一辈子都会是干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