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豆腐脑该吃甜的还是咸的,西红柿炒蛋放不放糖等争论之后,南北网友就吃桃子要不要削皮掀起了一场口水战。近日,有细心网友发现南北吃法的一个巨大差异。南方一些同学对北方桃子吃法表示不解:吃桃子居然不削皮!而北方同学对南方同学削皮吃桃的习惯同样感到诧异:这吃个桃子竟然还需要削皮?躺着中枪的桃子,你该怎么吃呢?
南方的网友“阿哼”称:“不削皮感觉毛毛的,很不舒服。”而“火鸟”也应援称:“肯定得削皮,不然吃的时候还要把皮吐出来,带皮咽不下去。”对于南方同学的“怪癖”,山东网友“Gnomusy”觉得:“洗干净连皮带肉一起吃,有点毛也不会怎样。”而河南网友“上帝”留言:“吃桃竟然要削皮,第一次听说。”
南方北方各有各的饮食习惯,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网友们热衷于争论的,不是有多少不同的饮食习惯,而是哪一种饮食习惯是“正确”的、“正宗”的,这其实很无聊。这种争论,某种程度上是人为制造南北对立,也多少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歧视。
关于桃子削不削皮的南北之争,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桃子削不削皮跟个人习惯和桃子的品种有关,与南北方饮食习惯无直接关系。对于南方人吃桃削皮而北方人不削皮的说法,南北双方都有不少网友站起来反驳。浙江网友“旧时光”称:“削不削皮要看是什么桃子了。”江苏网友“盼嗒嗒”认为:“油桃不用削皮,其他的桃子随意。”东北网友“高杰”称:“我是北方的,有时候也会削皮,看心情了。”
很多网友争论这个话题,纯粹是从美食的角度来分析,南方和北方哪种饮食方法,更能享受美食,但也有部分网友,争论的目的不在于探讨美食,而是出于吃米饭的瞧不起吃面食的,或吃面食的瞧不起吃米饭的心态来参与争论。在微博上,这样的争论,往往是在南北网友相互对骂之中结束。
文化是多元的,即便中华文化也是如此,在多元的文化中,没有必要争辩出南方还是北方才是“正宗”。这种文化单一思维其实是有害的,它有违文化应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南北网友在饮食习惯上的争论,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那时主持人在央视春晚上总是习惯说“中国人在除夕夜包饺子吃饺子”,这其实是站在某个地域的视角来谈中国人,根据专家的说法,长江以南的中国人几乎都没有过年吃饺子的风俗。因此,南方人听到往往心里不太高兴,这种不高兴是源于自身的文化没有得到平等对待。
这些年,央视越来越重视平等对待南北文化,小品节目也不再以嘲笑南方人说普通话的大舌头为乐,但另一方面,随着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南方一些电视台的崛起,文化上逐渐改变了以北方为主体的格局。有些南方网友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对北方文化不那么尊重,而有些北方网友则对南方同样存在着偏见。类似于豆腐脑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的争论,实际上已经异化成南方和北方哪一方的饮食习惯更“高贵”、更有“品位”,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实际上,文化是会走向融合的,三十年前,我的故乡并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但这些年,过年吃饺子的越来越多,这仅仅是风俗习惯的变化。就在半年前,我所在城市的商贩卖豆腐脑还只提供糖,但现在也提供盐了,连小贩都知道包容,争执的网友又有什么必要就豆腐脑该甜还是该咸、吃桃子要不要削皮争得口水四溅呢?不如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心态下,尝试着用对方的方式来品尝食物,说不定会发现吃什么、怎么吃原本就有更多选择。
秦晖先生说,“文化无高下”。饮食文化更是如此,明白这一点,就知道人为制造南北对立是多么可笑,因为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谁都没有资格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