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正文

探秘逝去的武林:门派尚存高手隐遁

  提要:凌波微步、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小说里,大侠者无不神功盖世。现实中,武林功夫多是台面上的演出,江湖更像是一个传说;探秘今日武林,为何门派尚存,高手隐遁,今天,武林更多是寄托当下被现实挤压的凡人们残存的侠情与诗意。

  为什么喜欢习武,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一天不练,浑身难受!”这是他们习武多年后的普遍回答。

  武术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众多武者乐此不疲?要知道,练武,这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才能有所成就的“项目”,然而它所能带来的直接回报似乎极为有限。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练武似乎不划算。

  武和侠,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中国人没有不知道武术的,男孩子没有不想做英雄的。仗剑走天涯,曾是无数人的梦想,快意恩仇,惩恶扬善,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情怀。

  如今的武林更像一个传说,寄托着当下被现实挤压的人们残存的侠情与诗意。即使那个亦真亦幻的江湖真的从未亲身接触过,人们仍乐意相信武林与侠客的故事即使只能从文字和影像中切近或许因为武林提供了一条让我们可以暂避现实的通道。

  人们对江湖的理解最早是从庄子的作品里看到的,认为江湖其实是美的,人与人之间尚有温存,而现在的江湖已经变了。很多武术家相信,其实我们古朴的武术依然存在,江湖并没有变,我们的江湖还在这儿。不是媒体报道下的江湖,也不是现在八大掌门开会的江湖,是存在于民间的江湖。

  对于“高手在民间”的种种趣闻,网友们是喜闻乐见,而在这个江湖里,武功到底可以有多神?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

  今日江湖: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和侠,密不可分。快意恩仇,惩恶扬善,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情怀。他曾有过餐馆面对众人菜刀的围攻、有过寒冬断骨的煎熬、睡过火车站广场、也曾在立交桥下饿得几近昏倒,他甚至被人用枪指着胸口……告别冷冰器时代的武术,除了强身还有何用?

  【中国新闻周刊网综合报道】武术,这件本是需要时间打磨、潜心把玩的手工艺品,在无奈地进入标准化生产的现代社会后,渐渐失去了刀光剑影的实战,没有了生死传承的坚守,不再靠口传身授的机缘,随着宗师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中华武林的"江湖",恐怕要从国人的视线中消逝,仅靠文学与电影,存在于理想世界的遐想与记忆中。

  而武术,本是杀人的功夫,为了保卫国家消灭敌人,和平年代,热兵器时代,似乎早已无用武之地。练武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练武者的平凡生活

  太极、形意、八卦是民国时期最流行的三大拳术。作为这几家拳法在这一时期的著名传人,大多在社会上十分活跃,师传众多弟子。然而,弟子们的成长与生活环境已然迥异。

  2004年离世的李仲轩老人,是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造诣极高,而他34岁自武林退隐,晚年在北京西单的一家电器商店看门为生。

  这令人感慨的,便是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功夫,这样的高手,是一身的功夫似乎并无用武之地?还是,大彻大悟,归于平凡?

  而从根本来问,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武术呢?《问道.寻访武林》的作者张剑锋说,一是为了防身,竞技,另一个是修道。武术在和平年代没有用武之地。武,该怎样去用?有人想用它来养生,有人想把它变成竞技项目,还有人想依此成为隐士,它有不同的用处。

  所以就武术来说,传统文化肯定也是经验科学,是拿来用的;如果不能用,就失去了普及的意义,继承也很难维系。有的人练武纯粹就是出于爱好,只是为了感受它的美。但更多的人是为了"用"。

  20世纪后,由于难以抵抗洋枪火炮,连走镖这种繁荣一时的职业也消失了。习武者仅能将此作为爱好,而以另外的职业糊口。然而时代的机缘,竟使得成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武术,又获得了生机。

  生机的萌生是从教育界开始的。据今年已85岁的老太极拳人、"武坛一枝笔"吴文翰研究,大约是1914年,邢台永年十三中第一个开始在学校教授太极拳课程。

  一年之后,中华民国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各学校都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的决定,并要求各师范学校培养"此项教员"。1917年时,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已将武术排为术科课程之首。之后,民国教育部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再次规定,"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以打破高等小学以上的学校体操课主要教授德国和日本的"兵士体操"的局面。根据北京体育研究社在1924年对16个省市40多所中学调查,将武术列为正式课程的学校达52.5%,另有22.5%的学校将其作为课外活动。

  教育界的热情很快蔓延开来。1927年,原西北军将领张之江发起成立了"国术研究所",一年之后,在行政院的支持下"升级"为中央国术馆,在随后开展的"新生活运动"中,武术正式更名为"国术",与国医、国剧、国学一样,登上大雅之堂。

  国术馆从此遍地开花。各省、市、县都有自己的国术馆,馆长均为地方长官,村里设不了馆,就设练武场,在河北、山西等地,几乎村村都有练武场,有的甚至有两个。

  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度里的人们,"集体无意识"地选择了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中华武术,作为在危难中生存、自强乃至救亡的强国梦想。很多人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走上了习武之路。

  转变

  不过很快,武术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

  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大会在天津举行,随后,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武术系,1956年,在北京体育馆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3年后的全运会,武术正式成为体育比赛项目。

  在吴文翰看来,武术从民国时期进入学校起,就带来了变化。"进入学校后,集体上课学习,使教学方式变成了老师肢解动作,分动作学习,这使太极拳轻灵圆活的风韵渐渐消失,体操化虽然普及了太极,但也使它失去了自己。"

  但武术进入体育赛事带来的改变是更加不可逆的。为适用竞技需要,武术本来的实用主义特点消失,竞技体育的"高、难、新、美"标准日渐成为主流。1960年代时,主管武术的领导更提出:武术要"难度高,形象美,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空中完成"。

  武术自此走向舞蹈化、体操化。北京武术队原来的武术教练跟不上要求,干脆去请京剧演员来教;1960年,陕西一名跳得高的舞蹈演员报名参加武术比赛,赛前曾夸口可以拿冠军,不过比赛中空翻失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老武术人都暗暗庆幸:如果真得了冠军,武术不知要变成什么样。

  武术属于哪里?

  "最初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以现代的概念来衡量中国武术,当我接触了更多的武术师父后,才发现自己是在坐井观天。武术本身一直在演变,从来没有固定在某一形态。可以这样来概括:兵无定式,水无常形。你说探讨武术、追踪武林的时候,我就想知道你要了解哪个时候的武术。所以我提出了武术的本体概念,因为现在体育院校的教科书与真实的武术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了。"周亮说。

  周亮自幼痴迷于武术,闯荡江湖数十年,学得了中国传统武林绝技,被誉为"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奇人",是四川女子特警队名誉教练,中国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在武术上倾注大量心血的他,对于武术究竟是否还有用这个问题思考得更多——武术的价值是什么?武术最终该走向何方?

  "我始终坚信,武术来自乡野——它不属于城市。经历了两千多年农耕文明,武术在步入现代社会后,表现的无所适从,就像一个能干的农民,从田间地头来到了灯红酒绿的都市,他原来的勤奋聪颖全无用场。"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说,"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周亮未尝不是这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件事就是销毁天下之兵,因为这有碍社会安定。时至今日,武术还有什么用,也就是锻炼一下身体,做做运动会的开幕式,拍拍电视剧,飞来飞去,花里胡哨算了。"周亮说。"每思及此,吾心欲碎。"

  武术似乎失去了它的价值。

  在年幼的周亮眼中,武术就是童年的游戏,村里一知半解的长者热心指导,教小孩子们遛腿、扎架子、舞狮子和打花棍。每日里和伙伴一起翻跟头、摔跤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十来岁的时候,父亲领着他拜同街的李长代老人为师,开手启蒙。

  练武做什么?当时父亲的想法很简单,为的是让儿子强身健体,不受人欺。三十年前的农村生活贫苦艰辛,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馒头,素常放学回家,周亮从家中悬挂在房梁上的竹篮子里拿一个玉米饼子,剥一颗大葱,边跑边吃,直奔练功场。

  然而,古老的技艺、斑驳的武器,在时代列车快速飞奔的当下,是固守还是要改变?武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奉献毕生精力于武学是否等同作茧自缚?周亮四顾茫然。

  练武,这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才能有所成就的"项目",然而它所能带来的直接回报似乎极为有限。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练武似乎不划算。

  武术因何使人迷恋?它大概具备所有其他体育项目的迷人之处:通体活动后的轻松与活力感;身心高度配合带来的愉悦感;与人竞技时对胜利的渴求与刺激,等等。

  但它还有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比如,只要你愿意,可以练习一辈子,并且不因衰老而有很大差别;比如,它需要天赋,也同样需要毅力,并不是所有运动都可以依靠热爱获得成就,但武术可以;再如,它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以弱胜强的对抗运动,因为武术交手,不只靠体力,还要靠经验,靠智慧,靠瞬间的洞察力;武术招数往往以致人死伤为目的,因此对习武之人还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即使身怀绝技,亦要含蓄、内敛、克己、宽厚。

  这些特质,使得武术宗师仅技艺高超还不够,还要有其人格魅力。武术界里称之为"武德"。

  吴文翰眼里的杨禹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和生人推手时,从不轻易让对方难堪,他总是说:‘何必得罪人哪!’搭上手,让对方失去重心,或者感到不舒服,就行了,这叫‘点到为止’。"当然,这也缘于那时太极推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技术。同时,也为了练习自身的承受力,"不是非要见个输赢高低不可"。

  那些武林高手平时都在做什么?

  霍元甲只是给药栈打工的

  近代中国出了很多伟大的武术家,像广为人知的霍元甲,如果不是两次参加打擂扬威海内外,他就是静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在天津城里给药栈打工。霍元甲并不是有意说要彰显中华武术什么的,他是赶上了,拍案而起跳上去就打。如果没赶上,那就该种地种地,该卖柴禾卖柴禾。这就是中国武者的风范,含蓄内敛、本色淡然,完全符合道家的思想。

  形意拳高手尚云祥说,"古人讲,武者不祥。练武人太容易陷入是非中,还不如不学武,就算学了,也最好一辈子默默无闻,有一分名气,便多一分烦恼。小孩想打就打,打完就没事了,不是挺令人向往的吗?"

  多年前,爱武成癖的周亮报名参加了东单武术馆举办的散打训练,接受李仕勤教练的指导,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挥汗如雨的拼搏,锤炼着他的身心,也激发了他的壮志。

  他对武术真的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知道中国的武术高手太多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工作三载的周亮选择辞职,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武术行旅。游历大江南北,请教高贤,切磋技艺,是他跋涉的根源。但期间的困苦艰难,各种遭遇也是始料不及。

  这一路,有过挫败省级散打冠军的笑傲;有过餐馆面对众人菜刀的围攻;有过寒冬骨断无可奈何的煎熬;有过穷途末路伤心欲绝的嚎啕。他睡过火车站广场,也曾在立交桥下饿得几近昏倒,他甚至被人用枪指着胸口……

  经历了这些,周亮说,"如果为了成名的话,没必要通过练武去悟道;如果对于生命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用你的身心去实践,唯此而已。"

  一代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留给他弟子的印象是:他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眼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这种特殊的气质,是因为他的拳法能涵养身心。(摘编自《逝去的武林》、《问道》中国新闻周刊《武林今何在》)

延伸阅读: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周刊 http://insight.inewsweek.cn/topic_detail-900.html report 5737 提要:凌波微步、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小说里,大侠者无不神功盖世。现实中,武林功夫多是台面上的演出,江湖更像是一个传说;探秘今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