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对葛村村庄的改造工程是唯一没有功利性的,而是保护性拆迁,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居住在葛村有90%的百姓要求拆迁,为这事还曾到新区政府上访过,此外,新区政府准备了7个亿来做好葛村的出新修缮工作。”镇江新区的一名官员如是说。
早报记者 龚菲
清水砖、空斗墙、黑色小瓦、走马楼,高墙深院里的门头上以“麟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及“灵芝如意”为主题的砖石雕刻比比皆是位于镇江市丹徒县丁岗村的葛村因保留着550多岁的解氏宗祠,清朝、民国遗留至今的古民居等而备受文物专家关注,曾一度被认为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古村落”“镇江最美古村落”。两年前,镇江新区的领导在电视里表示要“调集精兵强将,大干100天,完成葛村拆迁任务”,江苏省文物局发文要“整体保护”使得葛村保存下来,时隔两年,这座千年古村再度命悬一线,按规划除了4处文物被原址保留,5处文物被迁建,其他60座左右清代以来的老宅将被拆除。
仅9处建筑能幸存
昨天下午,早报记者来到葛村,在通往村子的路上,显眼的红色横幅高高悬挂在入口处:“政府修桥铺路拆旧房,百姓张灯结彩迁新居”。70岁的解五生是村里自发成立的文保委员会的主任,他告诉早报记者,镇江新区已经对这里进行了重新规划,古村只留下1/6左右作为古建筑集中保护区,其中解氏宗祠、解氏册分支祠、更鼓楼和榜眼第等4处被保留,解朝东故居、解氏乐分支祠、解氏礼分支祠、解开榜宅、解亦车宅等将被“搬迁”来,大帝庙从村外迁到这里。在此区域之外,是物业用房、邻里中心、超市菜场和医疗卫生中心等新建配套用房,而最外围,则是18幢高层公寓。
“根据这份整治规划,能够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只剩下9处。与我们之前提交给政府的文物数字相差甚远。”解五生表示,2009年,葛村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资料显示葛村除现存67座传统建筑外,还有4口明清古井、300年以上的银杏树2棵以及历史街巷6条。
2010年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所制《葛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登记表》上,共登记历史传统建筑62处,加上遗址、道路和古井共69处,用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项工作由省住建厅牵头,然而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作为江苏省文物局文物普查的专家组成员于2011年向住建厅城乡规划处了解情况时,得到的答复是该处从未收到关于葛村的申报材料,换言之是镇江市自己未申报。
几乎与此同时,东南大学规划学院也为葛村制定了一份保护更新规划,其中32处传统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录,但这份规划未完成即被中止。
“江苏古镇多,古村少,经过我的调查,江苏的古村一个主要集中在苏州的东山西山,第二块就主要集中在镇江的新区,由于这里交通不是太便利,因此镇江新区这里的大港镇、姚桥镇、大路镇、丁岗镇保存得非常完整。”汪永平告诉早报记者,除了丁岗镇,其他三个镇都已经差不多没有了,而保存得非常完整的大港镇,也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2011年,汪永平带着160个学生对葛村进行了古村落测绘工作,找到了70处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且保存得非常好,他以为他所做的这项工作会与2008年-2011年五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吻合,但三普结束后,保护方案出来,只有9处,“要么就是镇江新区政府没有往上报抑或漏报,5年的时间,这里的文物普查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90%百姓要求拆迁?
对于文物普查工作为什么与之前的数字相差甚远,短短几年,葛村的文物建筑越统计越少,个中缘由耐人寻味。那么葛村的价值到底如何呢?去年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评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江苏省共申报了53个传统村落,其中就包括葛村。可惜的是,江苏最终只有3个原本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入选,远低于周边浙江的43个,安徽的25个,数量为全国倒数第三。落选原因住建、文物部门均未透露,有消息称是江苏递交申报材料错过了最后期限,然而这也使葛村失去了一个获得“护身符”的机会。
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党委副书记赵健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葛村村庄改造工程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并非最终方案。6月19日镇江市和新区的文物部门还到现场进行调研,商讨保护事宜。
丁岗镇党委书记徐仁兰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丁岗是镇江新区的“南大门”,葛村即将进行的拆迁正是丁岗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并非商业开发,而是为了打造“现代与古典相融合,文物保护与改善生活环境相协调的现代乡镇”。早在2011年,镇里就已经丈量了葛村509户的面积,今年又丈量了剩下的二三十户,规划方案已经多次征求文保人士、党员骨干、村民代表和知名人士的意见。
有人愿意离开村庄,住进现代化的楼房,本无可厚非,但是新农村建设是否要以荡平古村为代价?记者采访发现,村民们并非像横幅所说等待“张灯结彩迁新居”,很多村民强烈反对拆迁千年古村落,2011年7月和11月,村民们联名写信给丁岗镇、镇江新区、镇江市和江苏省相关部门,称“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文化,留住古老葛村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就是留住了文化的根和魂”,签名人数分别达到64人和186人。
“镇江新区对葛村村庄的改造工程是唯一没有功利性的,而是保护性拆迁,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居住在葛村有90%的百姓要求拆迁,为这事还曾到新区政府上访过,此外,新区政府准备了7个亿来做好葛村的出新修缮工作。”镇江新区的官员告诉早报记者,新区会对所有文物点都将挂上标志牌,村里白天有志愿者巡逻,晚上有村镇干部巡逻,以防误拆、偷拆等情况发生。拆迁过程也将从现代民居开始,把传统建筑留在后面拆除。
拆迁曾遭省文物局反对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盖高楼、住新房那么简单,传统村落是中国农村的根脉,这种摧枯拉朽式的拆除是在斩断农村社会的文脉。在江苏,葛村这样的古村已是凤毛麟角,我们的现代化太应该留下这样一部记载乡土中国的厚重书本!”汪永平对新区政府“保护性拆迁”提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表示,葛村的拆迁本身就遭到省文物局的反对。早在2011年10月,江苏省文物局即向镇江市政府发出《关于请加强镇江新区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函》,明确说明“葛村是古民居较为集中的村落……应予整体保护,保持其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特别对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反对拆迁和迁建的态度非常明确。
不仅如此,《意见函》还写道,该局组织专家考察了镇江新区的葛村、宗张村、长征村、大路村,认为镇江新区“在实施‘万顷良田’工程中,一批富有特色的古民居面临拆迁问题……应尽可能保持古民居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应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在意见未落实前,应暂停镇江新区对相关古民居的拆迁行为”。可见问题并非葛村一地存在。采访中,葛村村民告诉记者,其他三个村基本被大面积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