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重写中华史遭质疑 回应:结论绝对可靠
近日,学者易中天宣布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前所未有的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5月18日下午15点30分,他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人物对话间》,与网友畅谈写作这部史书的心路历程和幕后故事。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刘欢)几年前,易中天因《百家讲坛》一战成名,成为公众眼中的“学术超男”。近日,易中天因“要以一己之力重写中华史”再度成为焦点,遭到了公众的诸多质疑。18日下午在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人物对话间》时,易中天笑对质疑:老了,才要折腾。
写中华史被质疑精神有问题
5月2日,易中天首次在个人博客宣布,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消息公布之初,就有人质疑他“精神出了问题”。对此易中天笑言,老了,才要折腾!
按照常规想象,36卷本的大工程,在五到八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面对专业人士和媒体的质疑,易中天显得很坦然:“大家现在看到书以后,应该可以放心了。”
他幽默地表示,自己今年已经66岁了,要抓紧时间。“我的观点是国家不能折腾,而个人可以折腾,年轻人可以折腾,老年人更要折腾。年轻人折腾因为来日方长,有得是时间,可老人不折腾就没时间了。”
针对《易中天中华史》的篇幅,易中天解释道,自己不会事无巨细地写。“我只关心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但凡与我们的命运选择有关系的这些历史点,我才写。与我们的命运和选择没有关系的,我就不写,或者关系不大的我不写。”
他透露,自己每卷书的电脑字数是六到七万,写书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平均下来,每天就是800字到1000字的工作量。
承认有三个团队 否认代笔
此前,有不少人质疑易中天能否独自书写3700年的中华史,并质疑其是不是找了一些年轻人随便编编,粗制滥造。对此,易中天在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保证,绝对不存在代笔的问题。
他承认自己有三个团队。第一个是顾问团队,主要的工作是审稿。包括拟定写作计划,构建36卷的结构。但他也不忘强调,读书写作是自己的事情。
他的第二个团队是编辑团队,主要是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他的责任编辑是一个团队。他要求每个人都要读稿子,并把读稿的意见写出来,集中成一个意见,然后推敲这个地方改还是不改,这个地方删一个字还是加一个字。
易中天坦言,第三个团队也就是营销团队,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但他们也非常辛苦。
易中天强调,写书的过程中绝对不存在代笔的问题。“若说有,第一卷的第一句话,有半句不是我写的,是别人帮我想的。”
轻松好读和严谨认真不冲突
因为将《易中天中华史》定位为轻松好读,有网友质疑易中天是在娱乐化历史。对此,易中天批评质疑者只知道二元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在易中天看来,轻松好读和严谨认真不构成矛盾冲突。国外历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都是轻松好读的,一定是用当事人最能接受的语言表达,那叫时尚,不影响严谨。严谨的是态度,是研究的态度。
那么,史料的来源是否可靠?考证的过程又是否严谨?易中天对中新网说,自己所有的史料和史实部分,一定靠得住。史料的依据有三种:一种是文献,比如《诗经》、《楚辞》、《史记》、《左传》;第二是出土文物;第三是文字。其中后两种最可靠。在使用这三种证据的时候,如果文献证据与文物证据、文字证据相冲突,就舍弃文献,取用文物和文字。
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得益于易中天在上研究生期间所受到的基本培训。他回忆道,当时的研究生导师曾下过一道死命令:一是不许读现代人写的论文,只能读原著;二是读研究生期间不得发表论文,可以练习,但不能发表,而且材料必须是第一手的。
在严格的训练中,易中天渐渐养成了自己治学的原则。“第一,使用证据的时候不能孤证,孤证是无效的。第二,使用证据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有上下文,要把上下文搞清楚才能引用。第三,要用的一定是经典。”
正因如此,今天的他才显得特别有底气。“我这套书里所有的结论,只有一种情况是可能被推翻的,就是有新的出土文物。一旦出现新的出土文物,证明我的判断错了,我马上修改。除非能挖出东西来,否则我推不翻,绝对可靠。”
标签:
易中天 折腾 团队 代笔 严谨
上一篇:易中天重写中华史:没有颠覆性观点写作没意义 下一篇:武汉一大学生因撞人后无钱交住院费劫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