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社会 > 正文

患者儿子捅伤80后医生续:医生恢复良好已回家

  追踪《患者儿子捅伤80后医生》

  本报讯(记者邹婵娟 通讯员韩悦)距离5月9日,武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80后医生任萌被家属儿子谭某拿刀捅伤,已经五天了,昨天,记者从该院获悉,任医生已经转入家庭康复治疗中,而犯罪嫌疑人谭某亲戚已看望了病重的任医生,并道歉。

  本月9日,市五医院心内科医生任萌查房时,被患者家属刺伤,对于该事件的进展情况,本报予以连续跟踪报道。昨天,记者从五医院了解到,任医生目前恢复良好。

  9日被刺伤后,任萌立即接受了手术治疗,为避免内部出血、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医生在术后为任萌插上了引流管。任萌的管床医生何鹏介绍,经过几天观察,基本排除了脏器损伤等其他危险因素,12日中午,任萌腰部的引流管已拔出,伤口恢复情况良好。

  11日晚,谭某的妻子、大哥、大嫂一起前往泌尿科病房探望了正在住院治疗的任萌,并针对这件事向他表达了歉意。任萌表示,感谢他们专程的看望,同时也接受他们的道歉。

  事发后,谭某的母亲王婆婆仍一直在五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为保证老太太的治疗效果,医院专程邀请协和医院心内科的专家进行了会诊。通过近5天的治疗,王婆婆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血压、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胸闷、喘气的症状也基本消失。昨天一早,在王婆婆和家人的要求下,医院已为她办理了出院手续。

  探访

  挂号一小时,候诊两小时

  医生看病两分半钟

  探访

  记者实地探访:医患沟通难在哪?

  记者邹婵娟

  一个病人三个家属

  每个人都要向医生提问

  前天,记者在香港路上一家医院看到,虽然是星期天,但是带孩子看病的家长可真不少,一个孩子看病,除了父母外,还有奶奶、爷爷,或者外婆外公等,因为急诊室是开放的,被叫到号的患儿被家长抱进去后,随行的爷爷奶奶等长辈也会挤进去,医生还没开始问,妈妈第一个说话,孩子发烧了,妈妈话还没说完,奶奶就发话了,昨天晚上没有盖被子,肯定是凉了,爷爷也抢话了,医生你能不开针就不开,最好是吃药。

  医生很无奈地望着这一家人,没有多说什么,继续问孩子情况如何,半小时前有没有量体温,妈妈刚回答完,奶奶又说话了,医生,你莫开那个查血的单子啊,每次来都开,有个么用啊?

  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患儿肺部,跟妈妈说,孩子的肺部情况还好,又问有没有呕吐或者腹泻,妈妈还没回答,爷爷又说话了,就是发烧唦,医生你问那么多,么又瞎开单子。

  这时,医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委婉地请家属们到诊室外面去,他需要安静地看病。争执开始了,奶奶很不耐烦地说,她也是家属啊,孩子妈平时上班,最了解情况的是她。

  记者留意到,医生已经埋头写病历,开单子了,接到验血单,孩子的爷爷就火了,怎么又是查血,不查血就不会看病了?

  医生没有搭理,喊下个。这种围栏式的就医方式,在武汉诸多医院中屡见不鲜,一个人看病,几个人作陪,每个人都对病人无比关心,希望能第一时间了解病情,但你一句,我一句,不仅干扰医生看病,更是耽误排在后面的患者时间。

  对这种围栏式就医,有些医院曾出台让护士守在门口,凭挂号单每次只进一个病人以及一个陪同的方法,但最后不得不作废,因这样引起的纠纷更多,更多被阻在诊室外的家属情绪更激动,每个人都标榜自己了解情况,于是护士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跟每个病人家属进行思想工作

  下午,在建设大道的一家大医院,记者也实地探访了一番,神经内科诊室外的病人最多,以老年人为主。

  记者留意到,医生看病的速度比较快,马师傅是妻子陪同来看病的,上午挂号花了一小时,从中午开始排队,已经候诊两个小时了,他告诉记者,他头疼,每天晚上疼,白天又还好,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这才被老伴催着来看医生,导医告诉他们要看神经内科。

  半个小时后,记者跟随马师傅进了3号诊室,医生是个中年人,马师傅跟医生说,头很疼,医生问了有无外伤、有无高血压之类,不到一分钟,开出CT单子,让马师傅先去CT室拍个CT,然后再拿给他看。记者看了下时间,从马师傅进去到出来,两分半钟。记者插了句,问医生,马师傅最可能是什么情况,医生说,等CT结果出来了才能知道,因为头疼可能是很多病。

  等马师傅拍完CT,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马师傅苦恼的准备回家,因为医院告诉他,CT书面报告周一上午才能拿。

  在这之前,十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汉召开时,全国多位知名专家就纷纷表露:医生不能成医械。

  “时下医疗仪器过多用于临床初诊,其实医生好不好,关键是看他是否能询问出病人的病根”,当天大会上,同济医院大内科主任汪道文说,询问病史,正是考验一名医生的诊断学是否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诊断学是最基础的,学好了就是救人,学不好跟害人无异。如果一名医生接诊病人时,都摸不出病人的肝脏偏大,而非要靠B超等仪器检查完成,这名医生显然没过“诊断学”关。

  汪道文说,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完全可以在问病史过程中,直指患者病灶,然后借用必要的医疗仪器来辅助完成,而不是一开始就开出一大叠检查单给患者,让患者逐一检查。过分依赖医疗仪器,只会使医疗行为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不仅对患者是种伤害,对医生自己也是种致命伤害。时下那些滥开检查单的医生不妨反思一下。

  体验

  读者热捧

  “医患大变身”

  记者邹婵娟 王春岚

  “是晨报的记者吗?我蛮想去体验下医生的生活!”昨天,本报记者电话再度被打爆,不少市民要求参加“医患大变身”的活动,去体验下对方的生活。

  连续5天来,本报持续在重点版面探讨医患关系的话题,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定于今天开展的“医患大变身”活动,更是受到读者追捧,30多位读者打进热线,申请报名参加活动。

  33岁的陈女士也想参加活动,主要是想感受下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陈女士的孩子刚上小学,小时候经常到大医院看儿科,医生们总是忙忙碌碌,问完病情就开单子查血,然后就是打针。现在,如果孩子感冒发烧,陈女士经常自己给孩子买药吃,很少去医院。陈女士很好奇,特别想到儿科去看看,是否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遭遇查血、打针的套路?

  还有不少读者有意愿参加活动,但因为要上班、来不了,也打电话表示赞同:“平时去看病,看到医生都是白大褂、蓝口罩,不苟言笑。医生工作就算再忙,难道真的忙到多问两句的时间都没有吗?”

  与普通市民相反,打进热线电话来的医生,大多表达了对活动的支持,但很可惜,因为排班和手术档期的冲突,他们都没空参加活动。在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的刘医生说,上学时学过常见病,平时小问题就自己给自己诊断,遇到拿不准的症状,随便问下同行就行,几乎不用到医院去看病。所以,体验下看病到底是怎样的待遇,很有意义。

  出于时间和体力等多方面考虑,记者最终选定了两组人马:

  “准医生”体验病人角色:同济医学院研三学生孙科雄。他本科、研究生都在医院实习,算是一线临床大夫,可收治病人、管理病人、协助手术。小孙说,偶尔会遇到对医院不够信任的病人,希望能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真正体验下病人看病的滋味,以后与病人沟通时,细节上更加注意。

  市民体验医生角色:武汉工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白云丽、徐婷婷。徐婷婷说,年轻人身体棒,但曾陪家中长辈到医院看病,真的是排队两小时、看病2分钟,很感慨。她们希望,能亲自体验下医生上班的状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和病人各自都有苦衷和不满。换位思考,能否带来理解,对对方有所体谅?今日的体验过后,请期待明天的报道,看看这两组人马对对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