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社会 > 正文

脆弱的城市:中国再现“下水道吞人事件”

  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李丹)近日在中国南方城市湘潭市,三名管道工人在进行地下排污管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后不幸被水卷走。此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下水道吞人”现象的关注。

  近年来,类似的伤痛在中国许多城市不断上演。一个多月前,湖南省长沙市21岁女孩在暴雨中不慎落入被雨水冲开井盖的下水道,被急流卷走;2012年7月,在北京苹果园路,由于大雨冲开了井盖,两名男青年在雨中推车时不慎坠井身亡……

  在快速扩张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下水道吞人事件”频发暴露出中国城市的“脆弱症”。虽然事件大多因暴雨天气导致井盖缺失,但其背后反映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缺失,成为中国“城市病”的缩影。

  有中国水利专家称,中国地下管线建设的积弊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1953至1957年之间,中国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以苏联为标准的城市设计标准,为以后的内涝埋下了伏笔。

  北京市排水集团在去年暴雨后坦言,此前北京的城市建设是向苏联这样的“干燥国家”学习,制定的标准很低且不科学。

  此外,有专家称中国城市在最初规划下水道网络时缺少经济基础,按照“省钱”的办法来规划,没有考虑后来的城市发展。

  调查显示,欧美国家的排水管网设计标准是抵御15至20年一遇的暴雨,而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的北京,最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建设区域仅仅是3至5年一遇。

  先天的不足加上近年来城市盲目扩张成为中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不可承受之重。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对河流湿地的过度开发成为城市防洪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湖泊河道不断被填埋侵占,改变了水系的自然格局,导致水系阻断和排水不畅。

  “大规模城市扩张后农田变为城市,泥土被硬化后降水变成流水,令城市排水能力下降,”潘家华说,“去年中国多个城市出现"观海"事件,今年这一"景象"来得更早。”

  由农工党武汉市委提交的一份提案显示,享有“百湖之市”的中部城市武汉,其中心城区湖泊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湖泊被大肆填埋后建成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城市防洪能力下降令武汉一到大雨就变身“水乡”。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需要建设和扩大更多的城市来保证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的速度。潘家华说,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在加速,但是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建设重地上形象和GDP,以及城市建设工程质量不到位都是目前中国城市扩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军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提交的提案认为,目前中国许多二、三线城市都在加快城市建设,一大批中小城镇正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汲取这些大城市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引入先进的城市防内涝管理理念,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一些城市的管理者逐渐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连续发生“下水道吞人”事件后,长沙市政府开始在城市主干道的下水道井盖下加装防坠网;北京也开始着手处理千疮百孔的地下水道,北京市排水集团在容易积水的地段用直径500毫米的下水管道替换原有的直径200毫米的管道。

  一百多年前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经常被中国社会舆论引用来质疑城市扩张中出现的“下水道危机”。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在下水道中搭救了一个青年的故事。舆论称,一场场暴雨令生命在下水道中不断被吞噬,中国城市的“良心”正在经受拷问。

  作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