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即便H7N9人传人 人类也能战胜它
4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李兰娟的团队最新研究表明,人感染H7N 9病毒感染源已经确认为鸡等家禽,病毒的基因如一部旋转楼梯,目前已发现其中3个“台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假如再有一个“台阶”移位,就会破坏“楼梯”的稳定性,这个病毒就会“人传人”了。
但是,李兰娟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如果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她明确否认说过“人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院士的表态说明现在专业人员对科研的态度越来越严谨,也对H7N9禽流感的防治无形中划了一道界线,暗含的意味是,人传人可能会比禽传人更严重。对此,人们当然要重视,但也不必惊恐不安。
重视的原因是,从人类抗御流感的历史和现阶段H7N9禽流感的发展看,如果病毒跨过从禽传人到人传人的这个槛,就有可能引起较大规模的人群发病和流行。4月26日英国《自然》杂志上一篇题为《H7N9是一种值得担忧的病毒》的文章也预测了H7N9禽流感如果发展为人传人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H7N9禽流感如果人传人可能引起全球流行是一个问题,但人染病后是否能治愈以及死亡率是否会大增则是另外的问题。过去和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流感病毒的变异是一种常态,但是其毒力和人们患病后的死亡率却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个是病毒自身的因素。流感病毒能引起致病性后果的变异是抗原性变异,分两种,即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换。病毒毒力的变异在抗原性漂移过程中并不明显,但在抗原性转换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病毒的毒力是多基因综合的表现,在强毒株传播过程中基因节段核苷酸序列的改变,可引起病毒原有的毒力下降。
其次,病毒的毒力受环境的影响,只要注意环境卫生,它就很难达到致病毒力的效应。而且,从人类与流感(包括人流感和禽流感)作斗争的历史看,在疫苗、药物和改善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毒力也在逐步下降。例如,禽流感出现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其致病力或毒力一次比一次减弱。1991年在冰岛首先发现H5N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现在它的毒力也在一天天减弱。
同样,人们多年来在抗御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斗争中,也逐步提高了应对流感的免疫力。此次的H7N9禽流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少H7N9检测阳性者并未接触过活禽,这也意味着他们携带了H7N9病毒但未患病,也即他们有明显的抗病能力。
当然,对H7N9禽流感治疗的实践和探索也为人类战胜H7N9禽流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例如,新的研究发现,H7N9病毒有“嗜肺”特点,在重症感染患者中普遍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肺被病毒大量侵蚀。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了新方法——— 人工肝技术(即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使溶解在血液中致炎物质或毒素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以清除血液中炎症物质和毒物)来清除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避免大规模的“细胞因子风暴”,帮助患者渡过器官功能衰竭难关,降低病死率。
因此,即便H7N9禽流感变成人传人,只要抗御措施得当,人类也会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