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同性恋诉经历:初恋迫于家庭压力只能分手
我家那口回家鞋子一脱,沙发上一坐,碗一端筷子一拿就开始吃饭,家务也不会做,又懒。”
看完这句话,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哪家的媳妇在抱怨。其实不是,这是两个同性恋人之间带有爱意的抱怨。小N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男朋友经常这样嫌弃他懒。
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晚报记者走进同性恋人中间,了解他们的经历和生活,希望人们能像看待异性恋一样看待同性恋。
上周,在云南平行的办公地点,记者见到了小N,他今年24岁,是昆明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实习期间,他和现任男朋友小天在北市区同居。 “尽管父母可能会阻碍、反对,但我会尊重自己的那个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跟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组建家庭。”
第一阶段 害怕
“我是不是变态异类”
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同性恋的苗头,是初中时。“感觉自己喜欢的不仅是女生,对同性也有兴趣。”小N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情感的发育,高三时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对男生感兴趣,对女生没兴趣。“当时很纠结,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是不是变态、是不是异类?”这种纠结、苦闷、自卑的情绪一直伴随着小N。
高考不理想,他选择复读。没想到,复读那年他喜欢上了同班一个男生,又不能表白,很痛苦。实在扛不下去了,小N和班上关系最好的女生倾诉。这个女生的第一反应是:哎呀!怎么可能,你可能只是一时的想法,你不像。
很幸运的是,这位女生陪伴小N走过了那段艰难的路程,一直倾听他的苦闷、彷徨。
第二阶段 默认
他举手反驳老师
在高中时,小N开始寻找自己为什么不一样。2007年,他在《春城晚报》上看到一篇有关“春雨组织”的报道,然后就偷偷上网去查。
“那时,不好意思让家人、同学看到,就偷偷去网吧查同性恋的资料和类似春雨的组织。”他找到春雨组织,并了解到昆明有好几个这样的组织,于是,他一家一家去看、去了解,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组织。
对同性恋了解后,大学阶段他很自然地就公开了自己的性取向。“不是大张旗鼓地说‘我是同性恋’。”经常代非同班的男生去听课,别人问时,就略带铺垫地开玩笑说:“这没什么嘛!现在喜欢男生又不是多大的事情,这个是我男朋友。”玩笑开多了,别人也就认可了。
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3个班的同学一起上。在讲到婚姻时老师说:正确的爱情观只存在于男女之间,虽然也有男男、女女,但那是不正常的。
一听老师这么讲,小N举手反驳说:既然男女之间的异性恋是爱情,那男男、女女之间的也是爱情,并且和异性恋是平等的。
小N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大勇气,在几百个同学面前发表对同性恋的看法。“我知道也许有像我一样内心受到煎熬、自我排斥的同学在场的吧。”
第三阶段 直面
做“同性恋节目访谈”
大一下学期,小N加入了云南平行成为一名志愿者。从那时起,他开始在学校做各种同性恋的宣传活动。
大二时,学校举行一个演讲活动。他以同性恋者的身份做了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演讲。他的演讲被学校老师批评,老师说:像同性恋这样的事情,不是你说出来大家就要去认可的,要体会大多数同学的心情。这位老师是大一思修课的老师。
大三时,学校在可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举行主持人比赛。小N和云南平行的另一名男性志愿者手牵手走到台上,一问一答做了一个关于同性恋的“访谈节目”。
小N和男性志愿者的节目,赢得了在场同学、老师的理解。最后,他们俩拿到了金话筒奖。颁奖时,那位思修课上的老师说:“我被你们的举动感动了。”
谈生活
与男友同居学着经营家庭
去年7月份,云南平行在昆明市金马碧鸡坊搞了一个行为艺术活动。活动主题是“我是同性恋,你可以亲我一下吗?”
在那次活动上,小N遇到了小天,短暂接触后,两人互有好感。第二天,两人约出来吃饭、看电影。相处3个月后,两人确定恋人关系。
大四下学期,小N出来实习,和小天同居了。他说:“生活挺不错的,虽然也会吵吵闹闹。他经常说我变了。”
接受采访前一天,小N有点发烧,还骑车外出。小天就还“骂”他:“病了怎么还要骑单车去!”
小N说,他现在开始学着做饭做家务。“所谓举案齐眉,就是要平等,我也要去承担,共同经营好这个家庭。”
谈父母
还是没勇气说出口
小N可以在学校公开身份,可以在昆明南屏街做宣传,但在家里,他没勇气直接和父母说这件事。
从平时的交谈、行为中,父母看到了一点苗头。有次,他妈妈说:“儿子,你是不是像张国荣那种啊?”
小N回妈妈的话:“是又怎么啦。”
妈妈就说:“不要那种啦,那种变态。”
之后,小N也以各种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性取向。有一次吃饭时,电视上播放美国总统奥巴马支持有关军队里同性恋的演说,他就说:“美国奥巴马都支持同性恋了,你们还不支持吗?”
父母说:“我们这一代不像你们这一代,我们思想保守得很。你最好还是找个女朋友,不要像现在这种鬼混。”
他说,父母虽然知道他有这样一种苗头,但他们永远不会放弃让他组建所谓传统家庭的想法。
谈初恋
迫于家庭压力分手了
从高三确定性取向到现在,小N谈过两次恋爱。第一个男朋友是高三复读时认识的,对方比他大一岁。
“我们和异性恋人一样,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吃好吃的,各种嗨。在公共场所牵手、接吻。”小N说,去年年初,迫于家庭压力,初恋男友和一个女性结婚了。“相恋整整5年时间。很难过。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得不分开。不过,他过得好,我就放心了。我们还是好朋友,但我不会以那种身份去介入他的私生活。”
活动预告
今天下午 南屏街有彩虹伞
17日下午两点,云南平行的志愿者会从南屏街除西口外的其他三个口,以每组10人左右,同时撑起象征同志的六色彩虹伞向南屏街中心的地图走去。路上可以和路人交流、合影拍照,最后在地图处会合,摆出5·17的造型,然后会和市民交流、解释同志、517等。
今起3天 有彩虹之旅讲座
我国首位公开支持同性恋母亲主讲
“我的孩子除了性取向以外,跟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和你们一样身心健康!”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被誉为“中国同志妈妈”的吴幼坚女士受邀来到昆明,这个首位站出来公开支持同性恋者的母亲,将在今明后3天分别在工作室和高校进行“同爱,无歧无界”彩虹之旅讲座。
今晚,吴妈妈还将到创库源生坊艺术主体社区,开一个关于支持公益,撑同志的公众论坛。明天和后天,她还将到一个她她酒吧、财大与大家交流亲子关系与出柜的论坛。
国际不再恐同日
由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Louis-Georges Tin)先生于2005年发起倡议设立,并得到国际同性恋组织ILGA支持。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同性恋
同性恋或同性爱、男同性恋(gay)、女同性恋(lesbian),是一种性倾向,指相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及性吸引的现象。中国古代使用更为隐讳的词语表达,如“断袖”、“龙阳”、“鱼桃”、“分桃”以及“男风”、“男色”、“走旱路”、“兔儿”等词语。
著名的金赛报告研究受访的美国男性,研究出同性恋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的10%;而很多其他调查结果则认为该比例约是1%到4%。
另外,至少有130种脊椎动物中也存在着同性恋行为或者同性性行为。
是心理疾病吗
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亦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诊断列表中去除。
在中国,2001年新版的《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已将同性恋从名单项目中取消。
可以结婚吗
目前在我国,同性婚姻尚未被法律承认。自2001年荷兰成为世界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登记并认可其婚姻有效性的国家以来,至今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先后承认同性婚姻的权利并准予注册。
杨质高 何瑾
上一篇:江苏阜宁县委发文要求为红会捐款 按级别定数额 下一篇:严惩中国式过马路存操作难题 协管员称罚款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