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公益 > 正文

合肥爱心车队提供免费服务舆论热捧 市民不买账

  遇到红色车贴的“爱心车”,只要竖起大拇指,就可能搭上免费的顺风车。这个由安徽省合肥市市民自发组建的“红头车”公益车队已经试行了近两个月,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5月4日,记者跟随车队志愿者上路体验,发现与舆论热情相反的是,这项免费公益服务在现实中备受冷落。一个小时的车程中,不仅没有一位市民主动拦车,当志愿者主动停车介绍身份,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还遇到了市民的“冷面孔”。

  “哪有免费的好事”

  事业小有成就的王琦是位60后,一个月前加入了安徽省红十字志愿者爱心服务车队,成为第一个“领证”的女志愿者。5月4日15时,记者坐上了她的“红头车”,一张“顺风搭车,免费公益”的工作证十分显眼。

  “一个多月来已经顺路带了四五个人了。”王琦告诉记者,她把这项志愿服务看作是工作之余的爱好,希望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说话间,王琦看到路边有人在等车。

  “我是爱心车队的,你到哪里?顺路的话,我免费给你送过去。”王琦打开车窗对等车的两名女生和一名男生说。

  男生疑惑地看了看记者帮忙递过去的“红头车”工作证后,便拉着一名女孩上车。“咱们还是打车吧,哪有免费的好事。”女孩始终表示不愿意,最终,男生把女孩拉上了车。

  “为什么不敢上车啊?”记者随后问道。

  “因为以前看过‘黑车’的报道,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这名女生解释。

  到了目的地,几个同学致谢后下了车。随后,王琦还在公交车站前接了一名头缠着纱布的老人和他的孙女。他们上车后告诉记者,老人赶时间去打针,但是一直打不到车,要不是这么急,也不会上车的。

  在这次乘车体验过程中,没有一位市民主动竖起大拇指拦车。王琦的车主动停下来四次,每当车窗降下来后,看到的是一双双质疑的眼睛,有人摇头说不坐,有人婉拒。

  王琦无奈地说,很多人都对“红车头”缺乏信任感,这种情况她已经习惯了。

  有参与度但缺信任感

  “车队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聚集一些有爱心的车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免费给市民提供顺风车,希望能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更多的车辆投身进来。同时,也是想用微小的行动抵制黑车的猖獗。”“红头车”公益车队队长何学勇告诉记者。

  今年3月初,“红头车”队开始组建。车队发起人将“红头车”的概念放在了论坛上,没想到获得网友追捧。在成立之初,就吸引了31名成员以及32辆爱心车加入。一个多月后,成员、爱心车的数量翻倍,发展到63人、64辆车。

  “预计到5月会突破100辆车。”何学勇说,但是市民的信任度与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不成正比。两个月来,车队服务人次约500人,平摊到每辆车上人数并不是很多,亟待跨过这道不信任的坎儿。

  虽然这项公益服务在起步时并不“讨好”,但车队并未放松自身的规范化建设。目前,车队隶属于安徽省红十字会监督管理,为非法人自律组织。

  与其他爱心公益服务车队不同的是,“红头车”从内部管理到外部标示都自成一派。何学勇介绍说,为了与其他车辆区分开来,“红头车”有独家车贴、车证,具有防伪功能。记者看到,这张车证一面设计了车型主题标志,注明“红头车志愿者”字样以及车牌号码,另一面有志愿者姓名和照片,以及社会监督号码。

  除此之外,新加入的成员还要接受志愿者培训和安全培训,学习相关法律规范,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基本认知。

  虽然免费但不能免责

  为了降低志愿者的风险,助力“红头车”发展,一家保险公司向每辆“红头车”免费赠送车上人员险,其中医疗险最高额度为1万元、意外险最高额度为5万元。

  “我们车队还得到了公益律师法律援助中心的免费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给车队以及成员提供法律保障和精神上的支持。”何学勇说。

  “这些措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确减轻了车队的压力。但一旦发生意外,提供搭乘服务的志愿者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安徽省律师协会理事汪培文告诉记者,虽然搭“红头车”是免费的,有别于出租车乘客与司机之间的有偿合同关系,但是仍有权利义务在里面,双方构成的是服务合同关系。

  “针对此类公益行为产生的纠纷,现行法规对保险之外的责任赔偿问题还没有相应的法条来进行免责。换言之,一旦遇到车祸等,超过保险理赔限额之外的部分,志愿者可能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汪培文说,考虑到公益行为的价值以及兼顾社会公平,法院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会酌情减轻这些施行爱心的志愿者的责任。同时为了弥补双方的损失,一些社会保障机构、公益组织等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避免奉献了爱心却只能自认倒霉的问题发生。

  打破僵局须政府引导

  在采访中,王琦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害怕‘黑车’认为我们抢占了他们的‘市场’,对我们进行打击报复。”王琦说,在“黑车”与市民议价的时候,“红头车”就不能停下来,因为会有“抢生意”的嫌疑。

  若是想带动起更多的拼车、合乘行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就必须打消这一顾虑。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吴树新指出,“红头车”传递的是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要想长远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担起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同时,落实打击“黑车”的各项措施,为正常的交通出行“护航”。

  在促进公众互信方面,吴树新建议要建立公开机制。除了在媒体平台上加大宣传外,车队本身也需要规范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开车辆信息、车队成员以及日常活动等基本情况,尤其是车队的规章制度,循序渐进地建立起沟通互信的桥梁。李光明 耿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