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挖潜扩容,昨日,从湖里区民办小学,又腾出600个学位;从岛外25所公办小学里,又腾出458个学位。
合计千余个学位名额,看似不少,但背后有5000名待读的学生在等着派位角逐,“碰运气”的概率一下子又变得很小了。
从受访的情况来看,今年湖里区民办校俨然已成了“香饽饽”;不过,教育部门也表示:外来娃去岛外就读公办学校,可获5000元补贴。
湖里民办校学位不多
班也不上了,工也不做了,昨日,在湖里区政府信访局大厅人头攒动,数千名外来工正焦急地排队询问、填表,忙着为子女们就近上学做最后的努力。
湖南籍来厦务工男子周先生说,他来厦务工10多年,已连续缴纳社保12年了,现和儿子住在湖里围里社。在上一轮的派位中,儿子没被公办小学派中。这一次,周先生的目标是离家不到3公里的博林民办小学。但看到博林民办小学只腾出100个名额,周先生隐隐觉得,“中奖”概率不大,他保守估计,至少有三四百人在争这100个名额。
泉州人陈先生在湖里打工9年了,现居住在湖里穆厝,这一次,他想为儿子争取就读东芳小学,但因为只有50个名额,能被派中的概率更小。
据相关人士透露,具备此次派位资格的学生料想会超过5000人,而能“中奖”的仅为1000人,被派中的比例其实并不高。
岛外公办校路程较远
事实上,除了湖里区新增600个民办名额外,教育部门还在岛外海沧、同安、翔安三区的21所公办小学里,又腾出了458个名额,并将上述21所公办小学的具体校名、名额翔实地张贴在信访局大厅里。
不过,家长们大多只是围观而已。“公办校是不错,但岛外有点远。”“每天会有校车接送上下学吗?”“那要我们家长也把岛内工作辞掉,跟着孩子去岛外重新?”……
为了鼓励更多家长让子女们到岛外就读,昨日,湖里区教育局介绍说,考虑到岛内的交通问题,湖里区将给予自愿到岛外公办小学就读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次性交通补贴,其中,“四证”两年以上的一次性补贴5000元,“四证”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一次性补贴3000元。人物 生源激增 民办校长欢喜 “一天能接到几十通电话,都是找关系想进我们学校读书的”,昨日,湖里殿前一民办学校校长说,这几天,他接类似电话都接怕了,在这说情的人里,既有熟人,也有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亲戚,还有本校教职工的亲戚,其中不少是打“悲情牌”的,一见到校长几乎是带着哭腔说情的。
据这名校长介绍,今年,学校原本只招2个班,人数100人以内,但在上级部门的动员下,学校只得“硬着头皮”再腾出50个名额。“教室的桌椅都要往前挪,桌椅的间隙也得再挪挤点,不然真塞不下”。“当校长10多年了,头一次遇到这么多人挤破头都没法进民办校的局面。”这名老校长说,之前学校为招揽生源,经常是走街串巷,或是给小区信箱派发招生传单。
昨日,这名校长并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欢喜:“这么多年了,民办校终于可以不再为拉生源这事犯愁了!” 思考 年年扩招 教育人士担忧 “不扩招不行,但年年这么扩招,还真有点让人担心。”昨日,湖里区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原先,普通小学一年级一个班顶多40人,这几年来,这个数字几乎都在呈上涨趋势,先是升到40余人,紧接着突破50人,听说有个别班级还接近60人了。“教室就那么大,学生挤在一起上课也难受;再说了,一名教师面对五六十名学生授课的效果,相比起三四十人,肯定要打折扣”。
一受访教师说,说得再细一点,就拿批改作业和家访来说,一个班按30余人来算,“差生”顶多五六人,老师要一对一辅导功课的话,时间精力上还过得去;而一个班如果达到60人,“差生”人数一旦翻倍,老师又分身乏术的话,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很难得到提升及均衡发展。
分析
学位为何逐年吃紧?
事实上,这几年,厦门公办学校学位逐年递增,且增幅不小,不少外来工子女们都如愿地进了公办校。不过,为何仍有不少外来娃遭遇“上学难”呢?不妨从如下三个“症结”来分析:
外来娃激增
相比岛内外其他行政区,湖里区外来工的数量无疑是名列前茅,自然,外来娃数量也在逐年激增,且外迁入人口数量事先不好摸底,入学难题逐年凸显。
民办校减少
前几年,湖里区民办校最多时曾有23所,但迫于生源少、租金贵等经营压力,已陆续停办多所民办校,有媒体统计称,现只有17所民办校了。
新增学校难
学位少,为何不多办几所公办校?事实上,公办校从最初的选址、报批、施工、完工到最后的招生,最短也要两三年时间,而且需要国土、规划、财政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 沈威 实习生 陈雅瑜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