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女教师周安蓉的心愿:能有年轻老师接班
“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稚嫩的歌声从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教室里传出,49岁的周安蓉正坐在风琴前为孩子们伴奏。
周安蓉是四川理县通化乡甘溪幼儿园的园长,也是唯一的教师。尽管身带残疾、行动不便,但周安蓉却二十三年如一日,深深地扎根在大山里,为藏寨羌乡的稚童点亮心灵的红烛。
“这学期只有13个孩子,之前最多的时候有38个,一个人还是有点忙不过来。”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半是幼儿园的教学时间,周安蓉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孩子们唱歌、画画、做手工、背诗词。周安蓉说,“最主要的是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之后上小学做准备,农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仅初中毕业的周安蓉还自学乐理知识、风琴弹奏、美术教育,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涂鸦”教学法。
教室里,一首童谣唱毕,周安蓉转过身在黑板上誊写另一首童谣的歌名。5岁的余豪嘉连忙在小板凳上坐直,双手背在身后。“周老师说坐得端正的小朋友最乖,我是最乖的小朋友。”余豪嘉得意地向记者说道。
甘溪村幼儿园自1990年开办以后,一直深得附近村民的信赖,周安蓉的负责和敬业有目共睹。“娃娃交给周老师带,我们家长很是放心。”甘溪村村民赵泽玉说,周安蓉的幼儿园给大家解决了非常大的困难,“平时地里事多,哪有多余的时间带娃娃,更不要说教娃娃了,周老师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由于村里的索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天下午,周安蓉都要把孩子们挨个送回家,交到家长手中。周安蓉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先生”,更是孩子们的“守护神”。
“其实工作量还是有点大,但是我爱这些孩子,我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所以再多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谈及二十多年来所经历的艰辛,周安蓉显得格外乐观,“孩子们有个学习的地方,能快快乐乐的,我辛苦一点没什么,何况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在村里的支持下,经历了四次搬家的民办幼儿园搬进了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村委会还特意将两间教室粉刷一新,布置得格外温馨。从2012年开始,当地政府还对每个学生进行每学年1500元人民币的补助,大大缓解了周安蓉“无钱”的窘境。
“以前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找政府要工资,我想能坚持就坚持,只要孩子们好就行。”在周安蓉的话语间,提得最多的便是孩子。不仅如此,她还把丈夫发展成了幼儿园的后勤保障工,修补房顶、制作桌椅、接送孩子……
现在,周安蓉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她希望能有一位责任心强、有爱心的专业老师来接自己的班。“我马上就50岁了,身体也不好,不知道还能教到哪一天。”周安蓉说,她不希望哪天自己倒下了,孩子们就没有书可读,“我想一定是有这样的年轻老师吧。”
言毕,周安蓉坐回风琴前,美妙的音符从她手中传出,回响在藏寨羌乡的空中。
上一篇:3名大学生不做白领改卖猪蹄 秒杀最难就业季 下一篇:大学生同性恋亲诉经历:课堂上举手反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