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艺术 > 正文

风格运动百年 用三百多件画作发现蒙德里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同年,杜尚将一只签名的陶瓷小便池送去展览,彻底抹平生活与艺术的距离。而在荷兰,风格派(De Stijl)也于当年正式成立,以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和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为核心,尝试用纯粹几何造型与原色来改变世界。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为庆祝风格派运动一百周年,正在荷兰海牙美术馆举行的“发现蒙德里安”(“The Discovery of Mondrian”)聚焦这位风格派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通过300余件作品,展现了其各阶段的艺术创作。此次展览也将在巴黎、伦敦、纽约展出。

《胜利之舞》(Victory Boogie Woogie),约1942年-1944年,最后作品,未完成《胜利之舞》(Victory Boogie Woogie),约1942年-1944年,最后作品,未完成

  纵观艺术家各个时期的创作,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不是断裂式发展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探索艺术与自然/生活的关系,并且始终承担着高度的使命感。

  早期作品的暗示

  在荷兰浪漫主义时期,虽然海牙画派大都承袭米勒的浪漫写实风格,但蒙德里安说:“我从来不浪漫地描绘这些东西;从一开始起,我就一直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一直偏爱描绘这种雾气下形体模糊的风景。他曾说:“我喜欢昏暗的天气中或十分强烈的阳光下的风景和房屋。在这个时候浓密的大气模糊了细节加强了物体的大轮廓。我经常在月光下画速写——画牛儿在平坦的荷兰牧场上休息或静静地站着,画带有死寂、空洞的窗口的房屋。”这种模模糊糊的作品在有意无意中体现出一种静谧的整体感,也带上了一种抒情而神秘的情调。而其中冥想的情绪似乎预示了画家在后期作品中对精神性的追求。

《Gein沿岸的树》(Trees along the Gein),1905年《Gein沿岸的树》(Trees along the Gein),1905年
《阳光里的风车》(Mill in Sunlight),1908年《阳光里的风车》(Mill in Sunlight),1908年
《灯塔》( Lighthouse at Westkapelle ),1910年《灯塔》( Lighthouse at Westkapelle ),1910年

  除了透露出的精神性,早期的风景画已经带出了他特有的垂直—水平构图的先兆。在一个单独场景或物体(教堂、风车、树林)中,他似乎有意识地限定图画的空间,强调线条的结构,给人水平或垂直线条的视觉感受。由于追求平衡与和谐,曲线的张力和动感以及对角线(斜线)的纵深和不稳定感随后都被他坚决摒弃(由于对角线之争,蒙德里安后与风格派决裂)。

《灰色的树》(The grey tree ),1911年《灰色的树》(The grey tree ),1911年
《开花的苹果树》(Flowering Apple Tree),1912年《开花的苹果树》(Flowering Apple Tree),1912年

  哲学与宗教启发

  受到加尔文教派的影响,蒙德里安认识到艺术的神秘任务:超越现实,超越人性。“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已是绝对美善的体现,那么艺术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就是照抄自然。但令人伤心的是,罪的后果使那真正美的东西已经离开了我们。因此我们不能照抄自然、简单地重复一切可见可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自然形状中找到美的规律,并且因着这种认识,要创造出一个超越自然美的美丽世界。”

《沙丘》(Dune),1909年《沙丘》(Dune),1909年
《日落之后》(See after sunset),1909年《日落之后》(See after sunset),1909年

  另一个影响因素——神智学,则源于黑格尔的哲学与实证的神秘主义。“精神高于自然”,并且“艺术家应该追求绝对,以便去揭示现实性的内在结构,他们认为自然服从于数学秩序,在自然中起作用的是绝对的正确的规律,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便是这种法则的体现。”此外,实证神秘主义从宇宙的基本色彩红、黄、蓝中看到了象征意义:“黄是光线运动的象征,是放射的,蓝是天穹的象征,是远离的,红是黄和蓝晨曦时的细语交谈,是浮动的。”所以,蒙德里安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三原色,没有任何的光影、深度甚至透视。

  《红、黄、蓝、灰与黑构图》(Composition with Large Red Plane, Yellow, Black, Gray and Blue),1921年  《红、黄、蓝、灰与黑构图》(Composition with Large Red Plane, Yellow, Black, Gray and Blue),1921年

  纯造型性的到来

  此后辗转到巴黎,在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的影响下创作一段时间后,蒙德里安发现这两种风格实际上偏离了他所追求的终极抽象,即纯粹的真实性。而蒙德里安关于“纯粹实在”的思想,是与数学家、哲学家舒恩梅克(Mathieu H J Schoenomaekers)的交往中日渐成熟的。作为通神论者,舒恩梅克提出“造型数学”哲学,“造型”意味着呈现有条不紊的思想,是对精确严谨和简明秩序的极致追求。1917年《风格》杂志创刊,蒙德里安即清楚地阐释道:组成现实性结构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这种结构关系,就是用抽象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来组成简略的几何形体。例如河边的风车,只需用横线表示河,垂直线表示风车。用这种方法,自然界的所有关系都可以在直角中表示出来。他主张透过直角静观万事万物内部的安宁,产生和谐与节奏,取代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同年作品《色彩平面构成·三号》,说明艺术家已进入完全抽象世界。

《Composition No.IV》,1914年《Composition No.IV》,1914年
《色彩平面构成·三号》(Composition No.3 with color planes),1917年《色彩平面构成·三号》(Composition No.3 with color planes),1917年

  线条与色彩的关系

  找到直角结构与三原色作为表达语言之后,蒙德里安发现,红、蓝、黄色块在白色或灰色的背景上,从视觉上似乎产生了一种前景作用,影响了整体的统一。直到1919年他才找到解决办法:利用贯穿矩形色块的浓重线条,使结构不受色彩左右。1930年的《红、蓝、黄构图》中纯色愈发明亮,结构平衡,线条与颜色组合得十分成功。作品的右上方画有一个正方形红色大色块,一些黑色的交叉线将这个红色的大正方形与左下方另一个色泽同样强烈的小正方形联系起来,一些灰白的矩形环绕着它们,矩形由浓重的黑线均匀地限定着,画面的右下角有一个黄色的小矩形,和蓝色、白色色块一起,有效地控制和平衡了大面积的红色正方形。此时的蒙德里安,对这种抽象绘画已经非常自信、成熟。

《灰线构成》(Composition with grey lines ),1918年《灰线构成》(Composition with grey lines ),1918年
《绘画I》(Tableau I),1921年《绘画I》(Tableau I),1921年
《红、蓝、黄构图》(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1930年《红、蓝、黄构图》(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1930年
YSL以《红、蓝、黄构图》构图为源的设计YSL以《红、蓝、黄构图》构图为源的设计

  然而他生命最后四年的曼哈顿,都市的速度感、夜晚的霓虹、舞厅、爵士乐等,都激励着他在貌似冷峻的矩形线性结构和色块图案中表达他的感受。《百老汇爵士乐》(1942-1943年)重新采用正方形画布(此前一段时期采用菱形画布),画面上仍是矩形格子,但不再用黑色线条平衡色块,而是倒转过来,格子线条是彩色的,线条由红、黄和蓝色的小正方形和矩形组成,底子是灰白色平面,平面上摆动着五颜六色的线条,并散布着红、黄和蓝色的色块,呈现出戏剧性的律动和高度的音乐感。

《百老汇爵士乐》(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1943年《百老汇爵士乐》(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1943年
  《彼埃·蒙德里安在画室》(Piet Mondrian in his studio),1933年,摄影:查尔斯·卡斯滕(Charles Karsten)  《彼埃·蒙德里安在画室》(Piet Mondrian in his studio),1933年,摄影:查尔斯·卡斯滕(Charles Karsten)

  1933年,荷兰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卡斯滕在巴黎一间画室内拍下这幅蒙德里安的肖像,他的画室像极了一幅蒙氏立体抽象画。卡斯滕也许没有意识到他见证了20世纪几何抽象派的发生,但蒙德里安已经找到方向:“生活本质上是简单的,它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它不能失去这种简单性。而那种复杂性需要被完善,简单是人类的完美境界”。惟有单一创作才能理解生活的单一性,摒除悲剧的发生,从而引导人类未来的生活,进入整体的和谐。

  “发现蒙德里安”于2017年6月3日-9月24日在荷兰海牙美术馆举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