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 > 正文

《转形》装置艺术展将开幕

李洪波 教具系列-阿古丽巴  2012年末至2013年作 纸 60X40X40 李洪波 教具系列-阿古丽巴 2012年末至2013年作 纸 60X40X40 谭天 吐出来就好了 NO.4_3 谭天 吐出来就好了 NO.4_3 张雪瑞 《手绢》 材料:我的旧短裙 抽屉 铁板 等尺寸:左40 x 35cm   右37 x 43cm 2012 张雪瑞 《手绢》 材料:我的旧短裙 抽屉 铁板 等尺寸:左40 x 35cm 右37 x 43cm 2012
叶森作品 起重滑轮03局部叶森作品 起重滑轮03局部
魏明作品魏明作品

  新浪收藏讯 2013年10月13日,《转形》装置艺术展将在德山空间展出,参展艺术家包括魏明、李洪波、王雷、叶森、谭天、张瑞雪、吴梦诗等七人,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1月15日。

  展览前言:

  转形与开物

  殷双喜

  参加“转形”展的七位艺术家(魏明、李洪波、王雷、叶森、谭天、张瑞雪、吴梦诗),大多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处理“物”,对于我们的身边之物、眼前之物、日用之物、无用之物进行加工改造。与物理学家、化学家不同,他们对于“物”的改造并不涉及物的分子结构,而仅限于“物”的外在形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器物文化中的“匠作”,即改变基本物质的外形,通过重新组合建构,使其获得新的形体,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物到器”的转变,触及人的视觉与心灵。七位艺术家的作品正是试图通过对物的构造和呈现,探讨蕴藏其中的物的本质,也就是“物性”,从而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在这里,每一个单独的物的建构是真实的、可触摸的,但是不同的物的组合是主观化的,其整体意味是可以多样化理解的。它显示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活跃的独立思考,即对于器与物和艺术作品的差异,器与物与人的心灵状态的关系。

  对于这七位艺术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是转换物形的技术,而是转换物形的视野,即对于物的选择、修复、解构与重组。对物的选择和改变,表达了人对物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物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在这一意义上,“转形”可以理解为“转型”,即转换当代艺术发展的模型与取向,“开物”可以理解为“开悟”,即开放物质的形体与转换物质的表象,达至对于人生的体悟。

  2013年10月1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转形》装置艺术展

  研讨会/媒体发布会:2013年10月13日下午1点30

  开幕酒会:2013年10月13日下午4点

  展览时间:2013年10月13日至2013年11月15日

  策展人:殷双喜

  参展艺术家:王雷、叶森、魏明、李洪波、谭天、吴梦诗、张雪瑞

  展览地址:德山空间 京顺路北皋路口向西(左转)直行50米再左转(盛誉隆彩钢院内)

  策展人评论:

  转形与开物

  殷双喜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参加“转形”展的七位艺术家(魏明、李洪波、王雷、叶森、谭天、张瑞雪、吴梦诗),大多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处理“物”,对于我们的身边之物、眼前之物、日用之物、无用之物进行加工改造。与物理学家、化学家不同,他们对于“物”的改造并不涉及物的分子结构,而仅限于“物”的外在形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器物文化中的“匠作”,即改变基本物质的外形,通过重新组合建构,使其获得新的形体,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物到器”的转变。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成果,并不产生日常器具的实用性,而更多地是触及人的视觉与心灵,他们“生产”的是无用之物、无用之器。这样的工作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何价值?按照老子的说法,自然万物蓬蓬勃勃,我们只需静观即可,因为这些万物无论如何生灭荣枯,都要复归本源。然而艺术家似乎不甘于成为世界的旁观者,作为个体的人,他有太多的人生欲望、思虑、悲喜与感怀,这些生命中的思绪、感受乃至家国情怀,必须借物而现,必须通过一种物质的载体而得到表现与交流。换言之,人的一生都在创造物、消费物,在物质的创造和消费中表明人的存在,套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0世纪以前,视觉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绘画和雕塑,虽然使用物质的颜料和材料,但艺术家更关注的是绘画与雕塑作为图像的意义。直到20世纪初,毕加索将现成物引入绘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现代的现成品艺术和装置艺术,物质性的材料从艺术的载体和工具成为了主体。说到底,装置艺术主要处理的是艺术家与物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器与物的形体、结构呈现并展开人与人的关系。参加“转形”展的七位艺术家的作品,再一次将我们带回到艺术的古老源头,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如何把握与物的关系。作为自然的一部份,人类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以自己的双手去改造自然,为此,人成为自然之镜。但这是一个绝对的客观之镜,人对自然的观察,带有不同的知识和切入角度,人对自然的改造,具有不同的动机、愿望和技巧。重要的是,艺术观念的创造,如海德格尔所说:“艺术作品决不是对那些时时现存手边的个别存在者的再现,恰恰相反,它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 七位艺术家的作品正是试图通过对物的构造和呈现,探讨蕴藏其中的物的本质,也就是“物性”,从而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在这里,每一个单独的物的建构是真实的、可触摸的,但是不同的物的组合是主观化的,其整体意味是可以多样化理解的。它显示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活跃的独立思考,即对于器与物和艺术作品的差异,器与物与人的心灵状态的关系。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有少量第一自然的物体,如树木,大部分是第二自然(人所创造的)的物品,如金属、纸张、布料、塑料、石膏像等。它们交织在一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习以为常,不再去思考其中隐而不露的存在的奥秘。而艺术家将它们重新组织改造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在惊异之余,对之关注和思索。 “走向物,就是从描述中抽身,走向回答和回忆的思考。”

  如今我们生活在物品的时代,我们依照物品的节奏生活,并受制于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手机和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图像和商品的无限复制正在构成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中,对人类存在环境和现代技术文明的关注与焦虑是共存的。他们的作品与美国艺术家杰夫·孔斯不同,孔斯将大工业的玩具产品从商场买回送到雕塑工厂放大复制,其中蕴含的更多的是对工业复制的观念性挑战。而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自然物与人的生存的关系,具有一种东方的自然观。相比之下,对于物的复制和重构,我更注意后者的创造性的结构关系。在古德语中,“物”这个词意味着聚集和统一,特别是对于考虑言说中的事情,一种争议的聚焦。对于这七位艺术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是转换物形的技术,而是转换物形的视野,即对于物的选择、修复、解构与重组。对物的选择和改变,表达了人对物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物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

  在这一意义上,“转形”可以理解为“转型”,即转换当代艺术发展的模型与取向,“开物”可以理解为“开悟”,即开放物质的形体与转换物质的表象,达至对于人生的体悟。

  2013年10月1日


相关文章